城商行龙头鏖战互联网:巨额投入科技转型 筹建3000人体验师团队

马云曾豪言壮语,要改变银行。

如今,觉醒过来的银行巨头们,都在积极应对改变。从大众印象中的传统走向开放的市场,对抗互联网巨头们对线上业务的冲击和蚕食。

从现在的局面看,银行正在慢慢稳住阵脚并进行反攻,正在一步一步扭转跟阿里支付宝、腾讯微信支付这类互联网巨头在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中的局势。

比如作为城商行龙头的北京银行,一边向互联网巨头看齐、学习,一边通过移动优先、开放平台、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不断实现着自己的脱胎换骨。

所谓移动优先,就是应对互联网巨头的场景扩张,持续发力推广银行自己的移动终端应用,通过移动端推动线上业务发展。

北京银行官方APP “京彩生活”在历经近百次迭代升级后,综合服务能力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数据即是最好的证明:移动端用户规模连续五年增幅都超过50%,目前已突破600万,同比增长31.8%。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其用户活跃度也显著提升,APP日均启动次数提升62%,月活同比大幅增长98%。

在不断拓展线上场景和丰富线上服务的过程,也必然是让银行逐渐平台化的过程,这就是银行巨头们的“开放银行”战略——通过围绕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各种需求,不断寻找、拓展新的业务场景和服务场景,让线上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成为银行本身的利润来源,让银行成为一个“开放平台”。

其实本身银行就有做平台的基础,除了互联网公司和IT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银行本身是所有行业里科技化、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也是这方面投入最大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当银行开始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互联网行业还没出生。

由于互联网巨头的先发优势和用户习惯的养成,各大银行APP总流量都相对较低,做服务平台确实很难。但银行依然挑选了主动进攻。

互联网巨头通过掌控流量,虽然对传统银行的网上业务流程冲击性的确比较严重,但无法撼动传统银行在普通大众中“安全”的地位和形象,这是银行的基础优势,只是需要弥补自己在线上场景、用户、数据的不足。

所以,北京银行通过打造开放银行,扩大开放API或是出示SDK,把自己的支付、存款、贷款等能力输出到具体的线上场景端,置入到外界情景里去,并不仅对于普通大众的生活服务,在服务企业等行业,银行都会推对外开放接口,把自己的储蓄、借款、电子支付等工作能力置入进来,进而获得更丰富的业务情景。

据悉,北京银行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全新版本手机银行APP,为此正在筹建3000人以上的规模化的客户体验师团队,主要邀请反馈问题最多的客户以及距离客户最近的一线员工中加入,继续从产品端、需求端、服务端不断优化线上服务,构建“客户 客户经理”、“专员 专家”的多层次服务型团队,持续发力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致力于打造全渠道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极致体验。

银行发力移动优先和开放平台战略,背后依赖的是巨额的科技投入。

2019年北京银行科技投入达到18亿元,增幅20%,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今年,北京银行的科技投入计划增至22亿元,较2019年增长22%。

银行的巨额投入主要在三个方面。在业务方向上,持续推进零售、数字化转型;体验层面,持续丰富人脸识别、语音转账、智能客服等服务和功能;人才层面,不断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

大数据决策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交叉营销带来更多潜力和可能,目前北京银行零售客户已突破2200万户。

在曾经互联网巨头占据优势的零售和普惠金融方面,借助科技投入,北京银行也持续保持优势。截至2019年末,北京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达到31%,比上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0.3个百分点至5%。北京银行旗下的北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业已于2019年5月正式揭牌,是城商行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

在服务层面,大量科技投入,让北京银行线上和线下能够给客户提供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和体验。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开始选择线上服务。2019年末北京银行线上用户超过千万级别,接近50%的客户都在使用北京银行的各种线上服务。

在线下,其所有网点全面实现智能化服务,PAD银行升级2.0平台,智能机具全年业务量同比增长3倍,智能渠道的基础业务替代率达到95%以上。

除了场景、服务和营销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实现创新,风控也是银行科技投入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客户关系图谱,对风险管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持续升级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实现银行风控从“人控”向“智控”转变。

现在,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排头兵,像更多的银行巨头一样,到了主动找场景的阶段,通过数据赋能、生态赋能、平台赋能,争取把更多客户、商家留在自身的平台和生态里。

通过确立“平台 数据”、“敏捷 融合”发展模式,继续在互联网大数据、AI、金融业云等关键高新科技上持续发力,北京银行在努力成为银行业科技 金融的先行者、探索者。

银行股投资价值几何?从城商行龙头数据可见一斑

5月行情收官,沪指持续围绕2800点至2900点做箱体整理,6月份的行情如何演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由于疫情,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银行股以其绩优、大盘、分红,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征越来越受机构的看好,近30日内共有29只个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推荐评级,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为什么机构纷纷扎堆为银行股点赞?

单看城商行龙头北京银行刚发布的2019年年度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3.05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30.08%,其股息率更是高达 6.3%,排名上市银行第二。

因为持有大量股息收入,不仅足以让资产抵御通货膨胀,更将获得比非保本理财和债券还要高的收益。这只是为什么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股,获得机构“推荐”超10次以上的原因之一。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大型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下行,不良贷款率总体下降,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在中国经济可预期较高质量中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大中型银行的风险可控,净资产仍保持平稳增长。

北京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其2019年末总资产达27,3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2020年一季度虽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一季报显示,北京银行本外币总资产规模达到2.79万亿元,实现稳定增长。

目前,134家城商行中共有118家银行通过年报对外披露了其2019年业绩数据。这118家城商行拥有总资产36.79万亿元,创造了0.87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以及0.25万亿元的净利润。

从资产规模大小来看,目前共有8家城商行的资产总额在万亿以上,8家均为上市银行。 2019年北京银行表内资产2.74万亿元,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3.77%,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2%。

再看盈利能力方面。2019年城商行净利润呈现较大的两级分化,118家城商行中五分之四的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而21家银行净利润出现同比负增长。

而作为城商行龙头的北京银行,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3.77%,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2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创四年新高。

北京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生息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北京银行贷款总额达到1.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49亿元,增速持续保持在15%左右;金融投资较年初增长477亿元,增速5.13%。

而在2020年一季度,北京银行本外币总资产规模达到2.79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净利润67亿元。

显然,在盈利能力方面,面对疫情的冲击,银行股依然实现了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且资产质量目前仍保持了稳健向好的状态。

以北京银行为例,截至2019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6BP。同时其逾期贷款比例下降,根据年报,2019年年末北京银行逾期贷款率1.85%,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已全部下调为不良。逾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59.87%,较年初大幅下降32.39个百分点。

我们再回到一个现实问题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银行盈利空间在逐渐收窄。但现阶段,相较世界而言,中国的银行仍有较好的息差水平,且各银行机构均在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收入结构,这也代表目前国内的银行业仍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仍以北京银行为例,其净息差的稳定提升也是利润大增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通过大力发展高收益线上贷等零售贷款,并拉长贷款期限,使得贷款平均收益率提升16BP,推动资产收益率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通过控制结构性存款占比,带动负债平均成本率下降19BP。全行净息差为1.95%,较去年提升7BP。

更好的净息差,让北京银行这样有极大区域优势的银行,不管是景气度还是生命周期,都更具优势。如果整体经济环境转好,银行的估值提升也会因此更加受益。

正是因为银行业盈利稳健的预期,和低估值、高股息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令其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配置功能,才让银行股成为6月甚至整个下半年股市行情的焦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635 字。

转载请注明: 城商行龙头鏖战互联网:巨额投入科技转型 筹建3000人体验师团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