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三难:资金难找 万店难开 生鲜难拓

时代周报记者 张梦琳 发自广州

“水果大王”百果园最近风波不断,惹上官司。

日前,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诉讼判决案例,索赔金额9100多万元的“百果园”商标案落下帷幕。

案件主角分别是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以及海南另一家拥有“百果园”商标的农产品种植企业,东方祥麟菜果基地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祥麟公司”)。

后者认为,前者在其水果包装盒、包装袋、连锁门店等位置使用“百果园”标识或字样的行为,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9103万元。

一家是卖水果的、另一家是种水果的,因为百果园三个字,杠上了。

法院最终判决百果园未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权的侵犯,驳回东方祥麟公司的全部上诉请求。

纠纷的时间节点刚好处在百果园启动上市阶段。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百果园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已于6月1日被接收。百果园正式启动上市工作,并把目的地选在了境外。

巧合的是,今年4月,百果园最强对手鲜丰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辅导工作。两者抢夺“水果行业第一股”大战悄然打响。

8月3日,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境外上市不会对所谓“中国某行业第一股”给予特别的关注或估值,百果园急于上市的背后是因为企业对资金的渴求。

7月30日,就上市及经营现状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向百果园公关致函,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资金匮乏

回顾百果园每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做后援。

2002年,百果园在深圳开出第一家门店,到了2008年,百果园的门店数仅仅只有一百家。

扩张步伐过慢,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此七年间,百果园均显示亏损。

2019年9月,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对外坦言:“我不是幸运的,连续亏了七年,这七年非常难熬,中间有多少次简直是内心的煎熬。”

随后,百果园进行战略调整,由加盟转为纯自营,在2008―2015年连续七年回购加盟店,并自掏腰包运转回购来的加盟店。

“当时百果园把加盟变直营是很好的举措,对管理标准化和执行都有高效率的推动,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8月3日,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资金缺口的扩大使其不得不借助外来资金力量维持企业正常运营。2015年9月,百果园完成A轮4亿元的融资,又并购了北京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超市果多美,扎稳北京市场。

融资后的百果园野心更大了。余惠勇曾在2015年公开表示,公司要快速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其计划将于2016年开出600家新店,2017年新增1000家门店。

此后,余惠勇索性将万家门店定为发展目标。2016年,百果园再次制定了经营计划,2020年要开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

“喊出开万家门店的口号式策略,更多是为了吸引投资人注意,也是百果园资金匮乏的表现。”沈萌表示。

此后,百果园如愿以偿地得来了一笔又一笔巨款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2018年,百果园进行了5次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其中B轮融资金额高达15亿元。

本以为有了资本的加持,百果园的门店数量和业绩就此飞升。但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官网发现,原定2020年开业的万家门店目标,只完成了4000余家,业绩也不过其承诺的一半。

沈萌坦言:“企业发展的基础要稳健而不是靠大跃进,过分追逐资本、定下难以完成的目标,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能力赶不上自己吹的牛皮。”

百果园想要铺完剩下近6000家门店也存在难度。2018年11月,百果园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后,再也没有任何融资消息传出。

进军生鲜阵营

如若百果园上市成功,除充实“金库”外,在沈萌看来,其或许还会有扶持新盈利点的目的。

今年2月28日,百果园宣布跨界卖菜。在内部成立了“百日攻坚战”小组,希望在2―4月份这100天时间内,提高蔬菜渗透率,即确保会员里面至少有20%的用户体验过蔬菜业务。

在疫情背景下,卖菜业务成为百果园突破业绩的及时雨。

公开资料显示,仅一周时间,百果园生鲜订单实现从每天1000单超过了2万单的突破,订单全部为当日线上预订,次日线下自提或配送到家。

“延伸、转型到生鲜领域也是百果园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家庭解决吃饭的方式会发生改变,整体市场空间还很大。”林岳表示。

事实上,百果园对大生鲜的布局早已开始。

2016年,百果园战略合并生鲜O2O平台一米鲜,开启生鲜电商业态。

去年4月,百果园举办大生鲜战略新闻发布会,正式进军生鲜领域,产品品类开始由水果到生鲜扩充,并发布了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

而且,百果园的大生鲜战略强调线上。“百果园卖菜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到店自提或者到家配送,线下将继续聚焦水果品类。从线上品类做宽到线下品类做专,构建百果园大生鲜战略。”今年3月,百果园心享事业部总经理孙鹏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但线上卖菜的平台不止一家。

据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预计未来三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其中,不乏有国内互联网巨头和一线投资机构布局,例如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美团买菜、永辉等行业主力军。百果园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疫情结束后,生鲜电商平台现有活跃用户会有所下降,和已经形成规模的生鲜平台直接竞争客流,百果园并不占优势。”沈萌表示。

百果园的雄心壮志,从此前创始人的一段采访中可见一斑。

2019年4月,余惠勇表示,百果园做大生鲜的标杆是亚马逊。其补充阐述,后者从书这个单一品类入手,通过线上模式做到世界第一,并搭建起一个巨大的流量平台,从而扩展到全品类成就商业帝国。

但沈萌认为,百果园距离亚马逊还很遥远。“亚马逊靠的是电商、AI、物流等科技基础支撑,百果园根本不具备这些优势,并且也没有过多资金让其达到亚马逊的规模。”沈萌表示。

百果园不断讲着一个又一个资本故事,版本不断升级,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来,2018年再无融资信息,或许已在表明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03 字。

转载请注明: 百果园三难:资金难找 万店难开 生鲜难拓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