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资者,去年3月份花300万元申购了一只量化私募基金,结果7月初赎回的时候就剩下68.7万元了,关键是基金管理人先承诺归还损失,后来还主张该承诺应当无效,可谓迷之操作。
这可不是笑话,而是最近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真实案例。
3个多月亏了200多万
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3月23日,王晓宇(基金投资者)与谷雨当时公司(基金管理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服务机构)签订《谷雨量化金选1号私募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约定该基金为开放式运作,投资范围包括A股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王晓宇的净认购金额为300万元。
据记载,王晓宇的申购确认日期为2018年3月26日,确认净额为3000000元,确认份额为2605976.37份,单位净值为1.1512元。
2018年7月3日,上述基金因收盘后单位净值跌破止损线终止,谷雨当时公司于2018年7月5日制作了基金的清算方案。
据悉,王晓宇的赎回确认日期为2018年7月5日,确认净额为68.7万元,确认份额为2605976.37份,单位净值为0.2636元。也就是说,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王晓宇亏损了231.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王晓宇其实曾于2018年6月19日申请赎回基金,赎回确认日期是2018年6月21日,当时单位净值为0.9825元。结果2018年6月27日谷雨当时公司通知王晓宇赎回作废,原因是市场极端行情导致确认净值当天公司净值大幅度缩减,导致产品净值低于预警和止损线并面临清盘,无法支付赎回款,公司发起清盘通知,清盘结算金额按照投资者份额比例支付赎回款。
承诺归还损失又反悔
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幅度,谷雨当时公司和王晓宇签订了《还款协议》,协议约定:
鉴于王晓宇于2018年3月22日认购谷雨当时旗下私募基金“谷雨量化金选1号私募投资基金”,认购净值为1.1512,认购金额3000000元,确认份额2605976.37份;该基金后续投资出现较大亏损,已于2018年6月28日清盘;因王晓宇投资该基金出现较大亏损,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相关事项协议如下:谷雨当时公司承诺归还王晓宇投资款的全部亏损部分,共计2313000元。
看似问题得到解决了,谁料谷雨当时公司主张《还款协议》属于变相保本承诺,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的规定,应当无效。
这样的反转令人意想不到。对此,一审法院给出的判断很明确:
经查证,王晓宇与谷雨当时公司签订《还款协议》的背景是涉案基金已经发生亏损,谷雨当时公司自愿对亏损承担责任,同意弥补王晓宇亏损的金额。
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在资金募集阶段,投资的风险尚不确定,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会误导投资者忽视或者低估投资风险,错误投资与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不相匹配的投资项目。
但本案中,谷雨当时公司并非在资金募集阶段向王晓宇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双方签订的基金合同也未约定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约定最低收益,双方当事人是在基金已经实际出现亏损,投资风险已经确实发生的情况下,对于善后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还款协议》,因此,《还款协议》并不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谷雨当时公司与王晓宇签订《还款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一审法院对谷雨当时公司主张协议无效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
小编来划个重点,之前有很多投资者人,遇到过私募管理人在募集时保本保收益,结果严重亏损时判定兜底协议无效,但这次谷雨当时公司是在产品真正出现亏损后签订的还款协议,是合法有效的,所以谷雨当时公司仍需支付剩余款项。
风控才是私募的生命线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西藏谷雨当时公司的核心策略为股票策略和复合策略,旗下共有13只私募产品,其董事长杨文彬没有量化相关的的从业背景,产品中也仅有两只量化基金。
沪上一位大型量化私募人士透露,量化产品的净值之能否平稳,主要还是看管理人对于风险的控制。
“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当回撤超过5%,系统就会自动发出减仓指令止损,这方面尤其谨慎,而且如果投资者要选择量化基金产品,一定要深入了解一家私募机构的团队背景,要知道每个量化策略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跑,有的甚至要用两三年的时间打磨,有些不负责任的私募可能会在策略不成熟的时候吸纳资金。”
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要对产品的策略和团队有一定了解,最好理顺管理人的投资思路,而且要选择一家私募的核心策略产品,这样才能“拿得住”,收获稳稳的幸福。
而对于私募机构来说,风控是底线,控制住回撤才能赢得投资人的信任,“搏一搏”只会让自己迅速被行业所淘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