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20日发表题为《欧洲“去中国化”进退两难》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欧洲供应链依赖中国的风险凸显,出现了谋求“去中国化”的动向,但欧洲企业多数认为无法与中国分割,欧洲面临成本增大、构筑供应链需要时日等严峻课题。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去中国化”的气氛高涨,欧盟正加快重新构筑离消费地近的供应链。
▲7月18日,75097次中欧班列(郑州)停靠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等候发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欧盟委员会正探讨,作为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经济对策的一环,确保主要产业部门“战略自立”和增强地区供应链。欧洲将调整医药品等采购方法列为重点课题,在新制药战略中提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暴露的地区生产能力局限性等风险。
然而,将计划付诸实行并非易事。据德国施塔达药品股份公司统计,中国医药品有效成分生产份额约占世界40%。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说:“中国是供应链的重要部分,但我们公司数月来除了增加保质期较长的医药品成分库存外,还推进开拓采购渠道。”
欧盟成员国也在推进供应链调整。例如,德国17%的生产依赖国外,强化供应链恢复能力是紧急课题。该国计划今后数月内出台对策,解决主力产业面临的供应链断裂风险。
企业将生产基地撤回欧盟的动向正在扩大,部分成员国积极吸引欧盟企业。波兰和罗马尼亚等积极加强与西欧企业的联系,以用人成本低于德国的优势招商引资。罗马尼亚为扩大绿地投资,正策划面向大企业的政府保证项目。
不过,讽刺的是,“去中国化”的动向越扩大,欧洲离不开中国的现实越凸显。据欧盟商会调查结果显示,约九成受访欧洲企业回答“并没有探讨撤出中国市场”。
其理由之一是,中国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1910年创立的意大利巴尔蒂尼尼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生产的运动鞋品质好,生产成本比意大利低75%,除非意大利政府大幅削减国内税金和降低人工费用,否则我们不会做出其他选择。”
▲7月20日,工人在河北省滦南县长凝镇的一家纺织厂生产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中国市场存在感逐年增强,不容忽视。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全世界总销量的40%左右。
在推进企业生产基地向欧盟和本国回归之际,降低成本也将成为课题。荷兰央行行长克拉斯·克诺特5月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近年过度依赖世界供应链,过度追求效率,其结果是供应系统逐渐没有余力。减少对他国依赖、更加重视供应安全的时刻可能已经来临,但成本也很高。”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