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5月9日讯 老马 一本题为《瑞穗银行19年苦斗史》的新书上市后成为日本出版界的一匹黑马,登上了日本最大的图书销售平台-亚马逊网上书店的销量冠军。日本3大金融集团之一的瑞穗银行历时8年,投入4000亿日元动用35万人次开发出的结算系统被称作日本IT史上最大的手笔。苦难叠加的开发过程和鲜为人知的银行内幕犹如一部灾难大片为读者津津乐道,同时传统金融技术集大成的系统能否与金融科技(FinTech)无间隙对接?也让读者颇为担忧。
日本书店热卖的图书《瑞穗银行19年苦斗史》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全球风靡一时的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上产生的加密货币。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科技浪潮已经扑面而来,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银行需要闭门苦斗,更需要开门创新,如何在金融科技上开展创新将成为银行今后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日本金融厅在2015年度金融行政方针中承认日本在金融科技上已处于落后地位,并于《未来投资战略2017》中提出加快对金融科技的实验和应用,2018年设立了名为“金融科技创新枢纽”的新组织,对日本主要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
日本也在许多领域引入了金融科技。比如人工智能(AI)已经应用于征信与反欺诈、机器人投顾,今后向AI逻辑的透明化发展;大数据已经用在市场营销和投资上,也正在其他领域推广;区块链目前用于结算和汇款以及智能合约,今后会用于电子货币和证券结算以及房地产管理等领域;应用程序接口(API)已经用于家庭金融记账服务,今后可以用于系统更新和结算升级等。
目前,日本消费者认知度高的金融科技是利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网银服务,网上平台支付,家庭金融管理应用,虚拟货币等。从消费者使用频度上可见金融科技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日本金融机构虽然积极推进家庭金融记账服务,但是许多消费者依然持有消极态度,目前的利用率不到20%。另外,出于对网银账户以及信用卡信息被盗用的顾虑,日本消费者的网银利用率从2010年的75%下降到2020年的65%,银行窗口和ATM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金融服务渠道。可以认为数字化在银行交易中的使用频度决定了金融科技在日本的推广速度。
那么拥有全球一流的生产技术和高水准研发能力的日本为何会在推进金融科技上步步维艰呢?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人口结构、消费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至今的20年为称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在此期间走入日本社会的80后、90 后人口目前有2680万人,其消费提倡简约和方便,持有的金融资产有限。目前,日本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33%,远远高于我国17%的水平。这个群体的消费高峰是在泡沫经济前后的10年,因此金融科技对老年人口的渗透具有局限性。
另外,日本家庭以存款优先,投资热情并不高。中日两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显示:占日本家庭53%的是现金和储蓄,29%是保险和年金,14%是股权等资产运用(日本银行数据);占我国家庭46%的是现金和储蓄,25%是证券和理财投资(Wind数据)。由此可见,投资占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小,对金融科技的利用也有限。
日本金融厅在2019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养老需要存款2000万日元”的观点,这让民众不得不考虑存钱养老。从日本厚生労働省发布的《2018国民生活基礎調査》中可见:存款有2000万日元的家庭中,60岁以上的家庭占到了59%,30-40岁的家庭仅占10%。日本家庭肩负房贷和子女教育的双重压力,一般在60岁之前难以实现财务自由,长年积攒加上一次性退休金或是继承财产应该是老年人存款多的原因。
【来源:中国小康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