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于南:创业板已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作为通过增量带动存量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对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效果已经显现,其无疑将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坚持从严监管,把好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促进优胜劣汰。”8月24日,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如是说。
《证券日报》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在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以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848家,其中62家为今年上市的企业。此外,据记者梳理,年内至少有5家创业板公司退市。
市场人士表示,把好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促进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形成,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服务好科创企业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初衷。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优化发行条件,提升了包容度和覆盖面。但是,市场人士认为,包容性提升后,更需坚守创新性,坚持创业板定位,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把好入口关,主要是在IPO阶段,要保证公司信息真实披露,经营状况符合市场的基本要求;其次,公司要体现创业板的特点,从行业上来看,就是要代表未来的、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公司。”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康崇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改革后,包容性大幅提升,但是在创业板注册上市的企业,也必须符合创业板最初定位。所以要把好入口关,首先要明确符合创业板定位,即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其次,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审核理念。压严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从而保证投资人能够在获得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
中国国际科促会理事布娜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大方向来看,改革后的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更加包容,但创业板在信息披露和违规追责上,较以往更加严格,退市制度也更加完善。
退市方面,证监会有关负责人8月21日表示,创业板改革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全面优化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具体包括:一是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对应当退市的企业直接终止上市,大幅压缩退市时间。二是优化退市标准。引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及营业收入组合指标、市值、规范运作等退市指标,取消单一连续亏损等退市指标。三是严格标准执行。防止企业为避免退市而粉饰报表及操纵审计意见等。同时,设置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加强风险提示。
据记者梳理,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创业板已经有乐视网、金亚科技、神雾环保、盛运环保和千山药机5家公司退市。
“考虑到创业板存量公司与投资者较多,为保证改革的平稳过渡,对存量公司适用新的退市制度设置了过渡期安排。原则上,以2020年度为第一个会计年度起算,适用新的财务类退市指标。但在新规发布前,已经触及原退市标准而暂停上市公司,或者2019年年报触及原标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公司,继续适用原标准实施暂停、恢复或终止上市。”证监会上述负责人表示。
把好出口关,魏凤春表示,主要也是两点,一是严把信披关,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严格并及时审查信息不对称,或者弄虚作假的情况;二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符合退市标准的公司,要坚决退市。
“把好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以后,创业板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也将真正成为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板块,体现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另外,魏凤春表示,创业板还肩负了“试验田”的责任,运行平稳之后,未来一些制度可能推广至其他板块,带动其他板块的进一步完善。
康崇利表示,促进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将有力保障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创业板的健康运行,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实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目的。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