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赔百亿?“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为何迎来至暗时刻?

“中国Zara”危险了。

一失足赔百亿?“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为何迎来至暗时刻?

6月30日,赶着在年报披露规定时限的最后一天,拉夏贝尔公布了2019年年报。2019年,拉夏贝尔营收76.66亿元,同比下降24.66%;亏损2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20.1亿元,同比下降达1258.07%。

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拉夏贝尔戴上了退市预警的“帽子”,代码变更为“ST拉夏”。停牌一天恢复交易后,拉夏贝尔连续3天都跌停,市值定格在13亿。要知道,巅峰时,它的市值达到120亿元。上市3年,市值蒸发超百亿。

被称为“中国版ZARA”的女装第一股拉夏贝尔,如今却难以爬出亏损。财报数据显示在2019年拉夏贝尔依旧处于亏损当中。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拉夏贝尔的悲哀,也是国产快时尚的集体凋零。

拉夏贝儿风光难续

2000年以前,中国服装市场鲜少有品牌可言。也就是说,第一批国产品牌的服装公司,是在“地摊货”上建立起来的。正如北大教授陈春花所言:“中国企业那几年的增长,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的紧缺,而不是能力。”拉夏贝尔创始人邢加兴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拉夏贝尔成为“首家A+H纺织服装股”之后,股价一度上涨,市值曾突破过160亿元。在这种强劲势头之下,定位大众消费市场的快时尚品牌,拉夏贝尔更是被看做“中国版ZARA”。

当初,为了扩大自身版图,拉夏贝尔开始采取了“多品牌、直营为主”的打法。2011年时,拉夏贝尔旗下门店数量为1841家,到2017年年底就扩展到了9448家,扩张速度十分惊人。

但拉夏贝尔在2018年开始盈利出现滑坡。拉夏贝尔在2018年实现营收为101.76亿元,同比下降2.58%;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下降132%。

“多品牌、直营为主”的打法虽然让拉夏贝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后续随之而来的问题同样让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失足赔百亿?“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为何迎来至暗时刻?

拉夏贝儿们到底犯了什么错?

1、直营模式下,门店扩张速度太快。五线城市店面租金成本低、人员配置开销小,与之对应的却是物流压力大,小镇门店不够赚钱。这就导致五线城市不赚钱的店面拉低了一二线城市赚钱的店面。

2、疯狂的扩张,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去库存下尾货太多,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遗憾的是,新产品的更新迭代也没有跟上,最终导致品牌老化。

3、子品牌没有辨识度,没有收购品牌的能力。

一失足赔百亿?“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为何迎来至暗时刻?

很多品牌都推出多品牌的策略,其中安踏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踏的主品牌发展稳健,FILA主攻中高端市场,还有国外专业运动品牌始祖鸟,也是安踏家族中的一员。可以看出,安踏的每一个收购,都是有层次感的,且用户画像非常清晰,在不同的消费层都有覆盖。

拉夏贝尔的子品牌们在服装风格和用户画像上都高度一致,没有较强的辨识度。多品牌意味着大量的费用支出,而拉夏贝尔没有一个稳定的现金牛品牌。

不懂用户,是拉夏贝尔们犯的最大的错。与其关店止损,不如专注于店铺精细化;与其甩卖尾货,不如真正做好品牌规划与定位,用心研发符合中国消费审美的产品。快时尚正在老去,但有情怀的国货、懂用户的国货将常青。

快时尚的自救,面对的不仅需求下行以及行业效率本身存在的瓶颈,更是在潮流趋势不断变换之间如何俘获Z世代,这对于“拉夏贝尔们”而言无疑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94 字。

转载请注明: 一失足赔百亿?“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为何迎来至暗时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