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放大资本市场偶发事件不可取

  过度放大资本市场偶发事件,乃至制造“阴谋论”并引申到投资观念、内幕交易和投资风格等方面,很不可取。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方均应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最近,某上市公司董事长怒怼前来调研的某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一事,引发金融业人士热议。市场对此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几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到上市公司调研是否存在态度不端、利益勾兑、风气浮躁等问题;二是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反应是否过激,公众公司该怎样面对金融机构的质疑;三是金融机构是否真存在被部分投资者诟病的“赚快钱”“投机风格倾向”等不可取的短期投资观念。

  从目前各方回应及事件进展看,要得出调研态度、反应过激、投资观念等方面的结论为时尚早。在尚无更多实质性证据时,这更像是一次偶发的争议事件,过度炒作和放大此类市场争议并不可取。同时更要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方均应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开放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注册制改革、常态化退市、投资者保护等制度建设正有序推进,尤其是净化资本市场环境、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等一系列举措正如期推进,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健康稳定运行的体制机制。此时此刻,过度炒作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调研中的“不愉快”,难免让投资者节外生枝,给近期逐渐热络的权益市场投资环境蒙上阴影。

  其实,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是共生共荣关系。

  一方面,双方齐心协力发掘更多优秀公司的价值,这是资本市场繁荣稳定发展的规律所在。基金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手握“真金白银”和投资意愿的“买方”机构,都是潜在的上市公司“股东”,出于投资考虑,买方机构的问题往往很尖锐,上市公司“董监高”难以接受的情况并不鲜见。

  另一方面,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在面对投资者或股东咨询相关问题时,既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回答,又有对机构研究报告、调研形式等发出质疑的权利,但这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稍有不满就可野蛮“开怼”,更不意味着一个偶发行为就可以得出“机构整体调研风气浮躁甚至存在利益勾兑”“全部资管机构的投资观都崇尚‘赚快钱’”等结论。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调研趋势日渐流行,部分机构投资者未能像往常那样做一线实地调研,而是从网络公开渠道获悉信息,更多采用合规、线上调研方式。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3049家机构累计调研上市公司4.68万家(次)。其中,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指责基金经理“功课不做”、缺乏调研之外,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出现与上市公司、投资者“互怼互撕”的情况。相反,在保护投资者,代表持有人利益方面,不少资产管理机构为投资者尽心“扫雷”,甚至公开发布研报质疑企业投资价值;有的机构连续多年保持投资风格稳定,并未出现一边倒“赚快钱”情况。

  综上,无论是站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大局,还是从投资者关系视角看,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怒怼”事件是一次比较正常的业务摩擦,过度放大资本市场偶发事件乃至制造“阴谋论”,并引申到投资观念、内幕交易和投资风格等方面很不可取,希望相关利益方引以为戒,在今后的调研中着眼大局、和睦相处,共同为资本市场发掘、创造价值。(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24 字。

转载请注明: 过度放大资本市场偶发事件不可取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