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以及人民币贷款等在内的主要金融数据增长幅度较高,好于预期。其中,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8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22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中国金融总量充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较高,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数据来看,上半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在持续加大。具体的表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都明显高于去年,全社会的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
贷款方面,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阮健弘说,人民币贷款从结构上看,也是大部分投向了实体。“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增加8.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量的72.6%。从期限上来看,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37万亿元,非常有利于支持企业的复工和复产。”
此外,上半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中,25.4%投向了中小微企业,19.6%投向了制造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2.9万亿,同比增长了25.4%,增速和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相比是高出了12.2个百分点。制造业方面,截止到5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是4.28万亿,同比增长19.6%,增长速度是从2011年2月以来的一个最高点。”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处于基本平稳的状态,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且更加灵活适度,中国经济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预计下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