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暴跌为哪般?——市场担心的事总会发生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暴涨之后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就是:会不会暴跌?什么时候暴跌?对于多年浸淫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每每遇到暴涨,这个念头始终都会萦绕在心头。而历史事实也多次告诉我们:暴涨之后的暴跌几乎不可避免,尤其对A股市场而言,这简直就是“铁律”。2020年6月30日到7月16日之间短短13个交易日,A股“铁律”再度重演。6月30日之后,上证指数用了10个交易日上涨近16%,而之后3个交易日下跌超过7%。

最惨重的下跌就是今天:7月16日,上证指数跌幅达4.50%,深圳成指跌幅达5.37%,创业板指数跌幅达5.93%。整个过程和7月6日暴涨(上证指数涨幅5.73%)几乎形成了对称关系。这好像是在说:呵呵,哪来回哪去吧。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墨菲定律”,其大体意思就是说:你担心的事情,早晚都会发生!其实,这个定律放到股市上也一样:暴涨之后对暴跌的担心,早晚都会发生。

A股暴跌为哪般?——市场担心的事总会发生
我们可以去找大量的理由来解释暴跌。比如,证监会严查股市非法场外配资,银保监会查处违规资金入市;美国以极其激进而蛮横地干预香港事务;还有包括中芯国际近日开盘,股价从27.46元/股大涨至87.98元/股,成交383.17亿元对市场资金产生“虹吸效应”;还有可能是:二季度中国GDP实现3.2%的正增长,大致符合预期,而利好落地,股市调整等等。不管怎么解释,也都属于解释而已,几乎不构成暴跌的理由。

什么才是暴跌的根本原因?当然是前期“井喷”般的连续暴涨。这样的暴涨绝对不可持续,找个什么理由回归正途,这是不变的市场规律。

还是那句话:中国需要“真牛市”。“真牛市”不只是指数能涨多高——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持续时间多长——时间概念。可以肯定:2、3年涨幅两、三倍然后5年回落的股市绝非“牛市”,而只能算“猴市”。那“真牛市”啥样子?稳健而缓慢,每一步上涨都有上市公司业绩支撑,每一步上涨都基于坚实的理性预期,时间跨度达8到10年,总体涨幅两到三倍,这样的股市上涨才是“真牛市”。这样的“牛市”才能对整个经济周期中的企业技术进步、财务健康发挥重要而积极的支撑作用。

实际上,2009年到2019年,从发达国家股市就是这样的“牛市”,若非“疫情冲击经济而构成泡沫”,10年涨幅两、三倍很正常,泡沫并不严重。但中国A股市场几乎所有参与者都严重缺乏正确的“时空观”。为什么连续10年稳健上涨反而不会导致泡沫?第一,股权资本加厚,财务成本降低,直接提高企业利润;第二,股权资本加厚,直接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健康度大大提高;第三,股权资本加厚,企业创新投入增长,构建良性增长预期。

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实体经济,从选择投资方向到产生实际效果,需要足够的时间,而绝非两三年即可完成的事情,也正因如此,两三年上涨两倍三倍的股市,公司业绩和预期根本无法支持股价,必然会跌,而下跌反过来影响公司融资预期,从而延缓科技创新步伐,延缓成长预期释放,进而构成泡沫。

而按照发达国家股市的标准对比,A股市场30年“牛短熊长”,说明它从未经历过“真牛市”。但现在,中国上上下下都热望股市能有一轮“真牛市”的过程,这不只是投资者的愿望,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A股市场有句极其古老的话:炒股要听党的话。现在,党要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而且中央政府正在为此“动真格的”,A股市场有理由为之兴奋一下,但回归理性的时间越短越好。

现在,市场似乎已经开始回归理性,这很重要,但关键在于:投资者无须因为市场理性而丧失信心。安静下来,认真抉择,志存高远,一定会分享到中国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红利”。这样的期待同样符合“墨菲定律”,早晚有一天会发生。

责编 | 吕江涛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3 字。

转载请注明: A股暴跌为哪般?——市场担心的事总会发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