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出于对中国市场的倚重,欧洲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中国业务上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而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近日,德国商业银行联合调查机构Forsa对220多家在亚洲开展业务的欧洲企业进行了调查,刚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营业额为2.5亿欧元及以上的受访企业中, 57%的企业表示使用人民币为其中国业务开具发票,即使用人民币进行业务结算。20%的企业计划未来12个月内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在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欧元的受访企业中, 42%的企业表示使用人民币,26%的企业1年内将使用人民币。
调查显示,日常业务中,最常使用人民币的领域分别为贸易、外汇对冲和风险管理工具。受访企业还表示,使用人民币在开发市场、谈判议价上也具有优势。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使用人民币时或存在一些阻碍,例如已经养成的使用习惯、贸易伙伴优先使用欧元或者美元的习惯等。
基于这项调查结果,德国商业银行的亚洲专家Michael Rugilo表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确的提示:人民币正日益成为企业客户的‘常规’外币,逐渐被这些企业的欧洲总部所使用。”德国商业银行于2011年开始为企业客户提供在德国开设人民币账户的服务,这些企业客户在进行跨境支付时,可直接从德国向中国支付人民币并且接受来自中国的人民币款项。
人民币地位的上升也反应出中国与欧洲之间稳定的贸易关系。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对中国进口商品总额为3835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5.6%,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为2025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2.2%。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0年欧美贸易出现了明显的双向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从美国进口商品2020亿欧元,比上年下降13.2%;对美国出口商品3530亿欧元,下降8.2%。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4月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跨国公司原来更多倾向于使用全球主流货币或者母国货币进行结算,现在他们在境内外业务结算中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首先便利了结算业务,省去了换汇程序,同时也提升了账务处理的效率。白明认为,外企增加人民币的业务结算本质上还是出于对人民币的认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市场庞大,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所以外企愿意更多的在业务中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白明认为,外企越来越多使用人民进行结算,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向前推进的一个成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