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海尔生物连续20天累计9.74亿北上资金净买入,连续上榜14天。从2019年10月科创板上市后,股价持续增长,2月初被北上资金看中开始建仓,一鼓作气竟冲到资金青睐榜第一名,那海尔生物到底是怎么变成香饽饽的?
本文共计:1463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01 背靠大树好乘凉
2005年10月,青岛海尔及特种电冰柜分别出资4,750万元和250万元,共同设立公司前身“青岛海尔医用低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海尔生物在2019年10月成功登陆科创板。从2019年上市时的股东结构可以看出,海创客表决权全部委托给海尔集团,表明海尔集团间接控制了海尔生物42.3%的股份,是实际控制人。而海尔集团不仅给了 “海尔”“Haier”等系列商标的授权,也给了销售、制造、研发、仓库、人力等系统的免费使用和升级维护的授权。
国药投资虽然只占了3.78%的股份,但国药投资是国药集团的子公司。国药集团是国内医药行业的老大哥,医疗器械的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1个主要城市,地级市覆盖率也达到76%。而今年4月1日,海尔生物与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流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医药供应链朝着安全化、智慧化发展。
既有海尔集团背书,又有国药集团加持,海尔生物的腰板可以挺得倍儿直了!
02 业务转型占先机
海尔生物主营业务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超低温制冷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唯一覆盖-196℃至8℃全温域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服务商,也因此荣获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取得技术的领先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密切相关,研发投入逐年增加,近四年研发占收入比平均为12%。
但海尔生物所处低温存储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报告,该行业从2008年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从17.8亿美元增长到27.5亿美元,国内从0.9亿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而海尔生物2018年的国内收入6.17亿已占国内市场规模的66.2%,属于绝对的老大。所以,从市场规模数据也可以看出,低温存储行业市场规模较小,增速较慢。
而2020年海尔生物较上年收入增长38.5%,净利润增长109.8%,如此大的增幅主要得益于物联网产品收入增长,以及持续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所致。
物联网收入来源于创建的多场景物联网解决方案。
与青岛中心血站共创互联网血液安全管理方案,与国家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共同推出智慧移动疫苗接种平台,解决试剂耗材管理的“无人仓”,及“云眼”生物安全智慧实验室。
物联网收入2.8亿占总收入的20%,较上年增长91%。
物联网作为信息科技发展方向,蕴藏万亿美元市场机遇。今年IDC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支出将达1.1万亿美元,而我国则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支出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而海尔生物的物联网转型无疑将带领公司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03 海外市场强增长
2020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3.8 亿元,同比增长 66%,占比提升至 27%。海外收入由两部分构成:海外经销收入和项目业务收入。2020年这两部分齐头并进,海外经销收入2.6 亿元(+72%),新增海外经销商 118 家,覆盖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业务实现收入 1.2 亿元(+54%),公司新中标缅甸国家免疫、南苏丹疾控中心、喀麦隆国家免疫等项目,并与国际组织签订了长期合同,海外项目业务可持续增长势头良好。
从海尔生物基本面上看,无论从业绩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偿债压力方面都较好,因2020年存货增加主要因发出商品未签收导致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
综上,股东的大力支持、物联网成功转型及海外收入大幅增长,这三大因素,使海尔生物能在资金青睐榜上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