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重回政策首要目标,明年科技创新发力良性循环

  2022年经济工作大方向已经明确。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释放出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会议明确了明年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社会政策六个方面的具体内涵,首次提出“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多位专家分析,经济增长是2022年的最大挑战,应下大力气稳定经济增速。中国将继续施行跨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政策制定与执行将更加强调灵活精准、效率优先和目标导向。

  稳字当头

  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中,在以往“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之前,增加了“稳字当头”,并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重提“六稳六保”。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稳增长重回政策首要目标。结合近期保供稳价、房地产调控纠偏、降准等政策,稳增长重回政策考虑的首要任务,后续还将出台一系列稳定消费、投资和扩大内需的政策。

  罗志恒分析,今年上半年经济处在持续恢复过程中,GDP两年平均增速从一季度的5.0%上升到5.5%,4月30日和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均没有提“六稳”“六保”。但是进入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快速下行,微观主体积极性下降,此次重提“六稳”“六保”,重回去年年底的基调。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认为,“稳”成为2022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增加。

  “经济增长是2022年的最大挑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此前表示,要保持经济常态化恢复,应该下大力气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因为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近日在2021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从二季度开始回升,三季度达到一个高点,四季度略有回落,中国经济基本上进入了5%~5.5%或者5%左右的增长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6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0%,2022年预计增长5.3%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超过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重点研究和妥善应对。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更为乐观。报告认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逆转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增速回落的势头,一方面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再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明年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明年四季度增长速度将达到5.6%,全年可能达到5.5%左右的水平。

  六大政策组合精准发力

  此次政治局会议在政策论述部分提到了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社会政策六个方面。

  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的政策突破了往年的宏观、微观和社会政策三大政策的组合,明确提到了六大政策,更加系统、细致,对不同领域有针对性采取精准举措,反映调控能力和精准度在提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2022年经济发展增质提效、宏观杠杆稳定可控和通胀价格分化收敛将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特征。基于此,中国将继续施行跨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松货币、紧信贷、宽财政”的政策搭配基调将长期维系,政策制定与执行将更加强调灵活精准、效率优先和目标导向。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下,政治局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具体来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罗志恒分析,“提升效能”反映当前财政紧平衡态势仍存,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从“量”转向“质”。“精准”反映财政政策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结构性调节功能,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和大局稳定。明年财政政策重点工作可能包括稳定经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双碳”目标、促进共同富裕、促进科技创新、“六稳”“六保”、化解风险等。

  “强调可持续则反映了我国珍惜政策的每一颗子弹,不透支未来财政空间为代价,有历史的责任感,政策不仅考虑当前,而且考虑未来。”罗志恒说,减税要兼顾长远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税制合理性,以达到激发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中金研报认为,2022年名义赤字率可能并不会上升,但是考虑到2021年超过1.8万亿元未使用资金将结转至2022年,财政力度加强是大概率事件,并主要通过基建、转移支付和减税降费综合发力,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以及中长期结构性改革。

  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础上,重提“灵活适度”或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将相机抉择,取向稳中偏松。此次政治局会议召开当天,央行宣布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出1.2万亿元流动性。不过,机构普遍认为,部分流动性将被用于对冲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最终净投放量还有一定不确定性。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政治局会议还提到,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今年以来,受疫情多地散发、严重洪涝灾害、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等多重挑战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

  对此,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做好保供稳价、加强用电保障、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着力扩大市场需求、鼓励科技创新,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

  “十四五”规划首提“科技自立自强”,今年以来高层会议也多次提及科技创新。政治局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2月7日发布的《2021中国创新创业生态发展蓝皮书》显示,2021年新增创新相关政策102条。比如,2021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同时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预计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将极大地鼓励我国制造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面临政策、研发、产业和金融的人为割裂和“中梗阻”问题,难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联动循环。要打通官产学研金,让政策更加具有精准性和靶向性,让科研有政策扶持和产业对接,产业有科研支撑和资金流入,金融有政策支持和创投项目,真正“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近日在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表示,中国到了一个需要把产业、科技、金融转变为良性循环的关键时期,这种循环建立得好坏,关系到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让这三者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循环,可能是未来的关键。

  陈道富强调,要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还需要相互“看见”、“看懂”。科技、产业、金融这三个领域,很多优秀成果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相当于“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首先要“看见”科技成果,要“看懂”并能评估科技成果未来潜在市场价值。这个时候需要桥梁,即连接科技和产业,或者是科技与金融,或者产业与金融之间的桥梁。

  作者:祝嫣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89 字。

转载请注明: 稳增长重回政策首要目标,明年科技创新发力良性循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