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苏长春
AAA级主体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煤控股)发行的“20永煤SCP003”违约事件,对固收市场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发酵。
11月9日至13日的一周交易日内,多只涉煤炭类信用债以及弱资质的企业债,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价格出现大跌。
债市恐慌性调整,公募债券型基金(下称债基)受到明显波及。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上周全市场债基平均收益告负,微跌0.19%,取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不到13%。
与此同时,上周合计有16只债基净值跌幅超3%,其中,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泰资产)旗下多只产品跌幅居前,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A/C跌幅最大,达10.4%。
对于近期华晨汽车、永煤控股等国企债券接连爆出的违约事件,公募基金公司高度重视,时代周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已有机构紧急排查内部所持信用债的风险性,并将规避外部融资问题较大的债券。
11月16日,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债券基金可能存在一定赎回压力,尤其是重仓弱资质债券的产品,但中长期看,基金业绩更依赖于基金公司的风控以及基金经理的能力,未来风控好业绩稳定的基金反而更受资金青睐。
部分债基回撤超10%
永煤控股“20永煤SCP003”的违约消息一出,很快引发信用债二级市场连锁反应。
WinD数据显示,11月11日—12日,多只涉煤类信用债出现大跌,除已发生违约的主体,永煤控股旗下“18永煤MTN001”、“19永煤CP003”等4只债券,在上述两交易日累计净价跌幅超90%外。永煤控股的控股股东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发行的“18豫能化MTN002”、“18豫能化MTN004”跌幅也分别高达85.7%和80.18%。同期,平煤股份发行的“13平煤债”累计下跌21.23%。
在此期间,还有多只校企债券位列跌幅榜前列。如紫光集团的“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和“19紫光02”,这4只债券11月11日—12日累计跌幅均超33%,同时,清华控股旗下的“16清控02”也下跌32.8%。
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高企,受避险情绪影响,债市震荡加剧,大批债基净值也出现下跌。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纳入统计的3549只债基(份额分开计算),上周平均收益率为-0.19%,取得正收益的基金仅有449只,占比不到13%,同时有多达16只债基净值跌幅超3%。
从上周业绩亏损榜前十名债基来看,华泰资产最受伤,除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A/C领跌外,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A/C、华泰紫金智鑫3个月定开、华泰紫金周周购3个月A/C,上周净值跌幅也均超4%及以上。
另外,东方基金旗下的东方永兴18个月A/C,以及融通基金旗下的融通岁岁添利B,上周回报分别为-4.61%和-3.4%。
上述债基跌幅居前的原因,与重仓持有暴跌债券不无关系。公开信息显示,华泰资产旗下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A/C、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A/C、华泰紫金智鑫3个月定开均在三季度重仓“13平煤债”,而“18豫能化MNT002”也在融通岁岁添利B前五大重仓债券池中现身。
事实上,今年10月,华泰资产还曾被曝出踩雷华晨汽车债券,该公司10月24日发布公告称,将对旗下基金持有的“17华汽01”债券进行估值调整。有分析人士指出,华泰资产旗下近期多只债基净值出现大跌,或还与调整所持债券估值有关。
公募启动风险排查
面对AAA级国企信用债接连违约,债市整体遭到冲击的局面,公募基金公司也高度警惕,部分机构已展开风险排查工作。
11月16日,沪上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最近公司的确有对持仓债券进行风险排查,目前没有发现踩雷违约债的情况,但即便如此,预计短期内受市场整体影响,公司旗下债基也会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
华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在多起违约事件曝出前,固定收益团队就已对持仓进行多轮排查,针对近期信用风险频发,债市波动较大的情况,公司正在开展违约事件复盘研究工作,密切关注财务质量恶化严重,外部融资出现较大问题(如经常发行失败、发行价格过高)的相关行业和主体。”
“永煤债曝出违约后,公司渠道和机构客户都非常重视,我们很快进行了自查,重点排查了信用债持仓标的,目前市场上爆雷的债券我司都没有涉及。”当日,北京一家专注固收投资的基金公司人士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中海基金相关负责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我们加大了对持仓债券的信用排查力度,提高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入库标准,并对交易对手和质押券进行了统一排查,确保持仓债券和逆回购质押券、交易对手的安全可靠。接下来将重点关注过剩行业国企非主业盈利能力、资产划拨风险、资金占用风险,政府救助意愿以及债务集中偿还压力、再融资能力等。”
分化或将加剧
信用债市场上演恐慌一周后,对市场流动性会造成多大影响,基金公司接下来在投资操作中又会如何应对?
上述沪上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对记者指出,“我们判断,近期信用债风险事件对于流动性的冲击不会过大,今日央行开展8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市场来说是比较友好的,但是这一轮风险过后,投资者对国企债的信仰可能会出现分化,比如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国企或者产业过剩的国企,未来发行债券估计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了,即时可以发行,收益率也会上升。”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闫一帆表示,未来信用债市场仍会进一步分化,由于连续出现无预期的企业违约,债券市场不仅出现了对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担忧,还存在对发行人偿债意愿的怀疑,这种不信任会造成信用债投资进一步向更加安全的品种倾斜,这种挤兑行为挤压民企、经营较差的国企、弱区域的城投,会造成这类发行人流动性紧张,形成负反馈。
上投摩根基金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投资层面,考虑到目前信用利差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负面影响下,信用债存在估值风险,短期内会对信用债投资保持谨慎。一方面,资质偏弱的主体会因为风险偏好收紧,出现价格上的明显波动。另一方面,一级市场发行不畅,会使得部分依赖融资性现金流的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引发信用风险扩散。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称,从历史来看,重大违约事件虽然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实际上也存在个券被错杀的现象,一些个券由于持仓产品出现流动性问题可能出现被动卖出现象,由此也带来了相应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国企债券发生违约后,面对舆论指责企业有意逃废债的质疑,部分地方国资也倍感压力,11月14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就在发给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信件中称,山西国有企业有足够的实力,确保到期债券不会出现一笔违约。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