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滋补营养品的销量也是蒸蒸日上。在这些滋补品当中,像人参、鹿茸、灵芝等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确实被沿用了上千年,其实际价值也绝对对得起如今的高价。
可是,在这些滋补品当中,却存在一个另类,那就是被人为炒成“神药”的阿胶。而作为阿胶行业的领头老大,东阿阿胶,在去年之前,也成功用一套“吹驴营销”,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只不过从去年开始,截止到今年年中,东阿阿胶的营业收入遭遇腰斩,净亏损额总计达到了5亿左右。
面对如今东阿阿胶的“风光不再”,很多人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觉得,买东阿阿胶吃,纯粹是在交“智商税”,天价“驴皮冻”被炒到今天,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还有人觉得,如今东阿阿胶要想力挽狂澜,就必须实行大幅度降价,让其实际价值与销售价格相匹配,这样还有希望重回巅峰。
实际上,对于如今家大业大的东阿阿胶来说,目前亏损的这近5亿营业额,还远不能伤及其筋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如今市场对东阿阿胶的认可度不断下滑,东阿阿胶未来的路就没那么好走了。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这两方面来看一看,东阿阿胶是如何搬起“驴皮”,砸自己脚的。
首先,吹牛要付出代价,吹“驴”也一样。阿胶确实有一定的补气血功效,但是东阿阿胶却将这一功效“吹”上了天。为何这样说?他们先是在自家的官网上将人参,鹿茸和阿胶并称为“滋补三宝”,人为的将阿胶的滋补价值拔高到了比肩人参、鹿茸的层面。接着,东阿阿胶又耗费巨资,建立了东阿阿胶博物馆,可以说把阿胶的“文化底蕴”,渲染得闪闪发光。
以为这就完了?不,据网友透露,如今东阿阿胶的影视城,实际上就建在一个人为堆砌的土山上,东阿阿胶不仅将其更名为药王山,还大肆宣传某个皇帝亲临过。
可是,随着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先后揭露,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东阿阿胶与“驴皮冻”本就是一回事,其滋补效果并不如东阿阿胶宣传的那般神奇,这一切都是“吹”出来的。
甚至有的网友表示,花大价钱吃东阿阿胶,还不如多吃几个驴肉火烧。由如今近5亿的亏损额和大多数消费者的口诛笔伐不难看出,东阿阿胶已经为此前的吹“驴”行为,付出了代价,而且消费者的失望和不认可,对于东阿阿胶的后期发展来说,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弥补。
其次,想独霸市场,就得独揽风险。纵观东阿阿胶的整个发展史,2006年对其来说是最关键性的一年,同时也是东阿阿胶第1次涨价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让东阿阿胶区别于其他的阿胶品牌,占据行业老大地位。
俗话说,谁占据了资源,谁就有话语权。针对这一点,东阿阿胶的做法难免有些激进,那就是迅速囤积驴皮。由于起初东阿阿胶的“吹驴营销”,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销量也水涨船高。于是作为原料,驴皮就成为了抢手货。而东阿阿胶为了抢占驴皮资源,不仅使得国内的驴皮短缺,而且就连国外的驴皮都有些供应不上,甚至在一些非洲国家,偷驴都成了当地小混混的主业。
可是想要独霸市场,就必须独揽风险。如今被“吹”起来的阿胶,已经面临“人设崩塌”,致使从19年开始,东阿阿胶的销售总量便开始出现整体下滑。而更为关键的是,此前,东阿阿胶为了独霸市场,而大量囤积的驴皮已经堆满了仓库,在如今销量骤降的情况下,如果东阿阿胶采取大幅度降价的方式渡过危机,那么仅仅这批驴皮所带来的价值亏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正是由于以上这两方面因素存在,也使得如今的东阿阿胶,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继续涨价,消费者肯定不买账;大幅度降价,那自己必然会亏得更多,更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价之后,东阿阿胶多年以来营造的行业巨头形象,也将不复存在。面对东阿阿胶“吹驴营销”终究还是败了的结局,消费者和养殖户要及时作出调整。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定要让自己的消费理念趋于理性,虽然一分钱一分货,商品的价值与其售价肯定成正比,但是面对如今琳琅满目的滋补品,也要理性地认识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吹嘘的成分,还是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消费。
对于养殖户来说,很多毛驴养殖户的主要营收渠道就是卖驴肉和驴皮。可是,对于如今的肉类市场而言,驴肉的价格有些过高,此外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驴肉的口感和味道,使得驴肉市场根本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所以说,仅仅依靠卖驴肉行不通,实现营收还得主要靠卖驴皮,但是面临如今,在东阿阿胶自身都骑虎难下的情况下,驴皮的市场价格和销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建议毛驴养殖户合理控制存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