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王捷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近日发表文章《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指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内需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疫情冲击,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文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着力扩大内需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中国经济运行面临巨大挑战。
文章表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将有力推动经济攻坚克难,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外部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文章指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推动社会再生产循环往复顺利进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就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提出多项观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稳住就业,居民才能获得稳定收入,才有能力进行消费,扩大内需才有坚实基础。疫情防控中,国有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稳就业保民生,要重点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化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缓解疫情对它们的冲击,充分发挥它们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
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稳就业保民生,还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培养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虽然传统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但疫情防控也催生了很多新型消费,成为对冲疫情冲击的重要力量。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的每一次提升,都会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利用好消费升级机会,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能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消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那些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领域并不适合完全推向市场,更适合政府主导。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有利于消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积极扩大消费。
文章同时指出,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协调好投资政策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扩大内需,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