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养猪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猪茅”牧原股份跳空高开近3%,另一边800亿市值新希望却暴跌5%。在今年各种杀“茅”的背景下,作为龙头的牧原股份自2月高点131元回撤了17%左右,而相较于同行业来说,其股价表现可以说很坚挺了,新希望、正邦科技从去年9月高点至今股价腰斩,温氏股份更是从2019年开始一路下滑。
“以量补价”巩固业绩
牧原股份股价表现坚挺的背后,与其业绩表现不无关系。
就在昨日,牧原股份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以及2021年Q1业绩预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2.77亿元,同比增长178.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348.97%至274.51亿元。
相较于2020年业绩已是实锤,Q1季度的业绩更受市场关注。牧原股份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67亿元-73亿元,较上年同期41亿元增长了62.17%-76.7%。其实这个业绩不算很好,低于此前市场预期80-85亿元,但在猪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整个行业全线败退,牧原股份能有这番业绩已经不错了。同期,新希望预计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2.62%-88.94%至1.2亿元-1.8亿元;正邦科技则预计归母净利润2.05亿元-3.05亿元,同比下降66%-77%。
对此,牧原股份表示,随着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1年一季度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由于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有所扩大,一季度销售生猪772.0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201.09%。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通过“以量换价”的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牧原股份Q1业绩预告,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牧原3月生猪销售简报来看。公司3月份生猪售均价进一步下跌至23.21元/公斤,创下一年以来新低。但公司出栏量持续增长,公司3月份生猪出栏量达283.3万头,为202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通过“以量补价”公司当期收入规模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实现销售收入70.58亿元,同比增长108.75%。
(牧原股份3月生猪销售报告,来源:公司公告)
上市猪企成本管控是关键
近日,河南地区猪肉市场售价再回10元/斤以下的消息刷屏。春节后,国内生猪出栏价格降幅极为明显。养猪数据中心显示,本周之前,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连降10周,一度跌破22元/公斤,生猪价格不断创出年内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用于养殖饲料的大豆、玉米价格也开始反弹,对相关猪企的利润空间也形成一定压制。总的来说,在猪价下降以及饲料成本上升的趋势下,猪企面临这双重夹击,日子不是太好过。
那么,为什么牧原股份能够脱圈?核心在于,成本管控。
今年猪价下降是市场的一个共识。低猪价的趋势下,成本更高的养殖户们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将是未来2-3年的市场常态。
牧原股份采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包括生产饲料、种猪扩繁、仔猪养肥全过程一体化都是自己做,尽管在非洲猪瘟提高了一定的养殖成本,非洲猪瘟前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约10-12.5元/公斤,非洲猪瘟后提升至13.1-14.4元/公斤,但牧原股份在整个养猪行业中成本仍是最低的。
(猪企成本变化,来源:开源证券)
同是采用自繁自养模式的新希望,则有6成左右是来自外购仔猪。一般来说,外购仔猪育肥成本会比自产仔猪成本高很多,2020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外购仔猪育肥成本29.7元/公斤,而自产仔猪成本大概为13.9元/公斤。所以,其养殖成本高于牧原股份。
从自繁自养和外购角度来看,自己产仔猪的上市公司仔畜成本只有400元/头左右,需要去外购仔猪的成本在2000元/头左右。从下图可以看到,目前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随着猪价下降,降低至1000元/头左右,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已跌破成本线。
也就是说,若3月份出售以外购仔猪育肥的商品猪,很可能已经出现亏损。
(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元/头来源:建信期货研究中心)
(外购仔猪生猪养殖利润元/头来源:建信期货研究中心)
相较于牧原和新希望的自繁自养模式,温氏股份的“公司+农户”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显然更难达到“以量换价”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牧原股份市场给予牧原股份估值会比温氏股份高出一倍多。牧原股份2018年市占率为1.58%,2019年提升到1.9%;同期,温氏股份由3.2%提升到3.4%。照这个势头下去,牧原的优势会逐渐放大,确实有可能超越温氏成为老大。
不过,站在当前时点来看,因非洲猪瘟而疯狂了两年的猪肉价格已经步入下跌态势,本轮猪周期红利也已渐行渐远。即便是自繁自养模式下的上市猪企也难以完全抵消猪价下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投资者应该更关注上市猪企对于成本的管控程度,这样其业绩及股价表现才有超预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