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家园常青 健康是福,康师傅亮相进博会“COP26 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圆桌论坛

由 钦庆敏 发布于 财经

“双碳”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关注热点,可持续绿色发展和降低碳排放成为全球共识。

目前,备受瞩目的第26届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COP 26 )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正值中国第四届进博会期间,11月6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在进博会“ESG可持续发展”活动日现场举办了一场以“COP26 绿色低碳经济转型”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普华永道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运营中心总监彭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大中华区ESG市场部分析师祈星等业内专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等话题做出热烈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实践成果。康师傅控股执行长室副总裁王世琦受邀作为企业代表出席圆桌论坛,现场分享了康师傅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转型的最新成果,以及科学减碳道路上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彭峰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后,交易市场略有起伏,总体平稳。新形势下,一方面上海环交所将依托全球最大的配额市场优势,从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交易起步,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推动非履约企业入市。另一方面全国碳交易市场也将推进碳配额回购、碳信托集合计划和碳基金、标准化碳质押业务、全国碳配额指数等碳金融创新。

祁星则表示:“气候变化对资产的估值有很大的潜在影响、特别是财务影响可能比预期发生得更早、许多行业可能会受到间接影响。”所以,机构投资人在决策时要更多地考虑气候风险因素。

王世琦表示,“康师傅深刻认同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好的发展”,我们把“家园常青,健康是福”作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国家“新发展理念”和“十四五规划”,我们近年来持续在多个领域开展节能减碳减排工作,在供应链改造升级、健康化产品研发、以及年轻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拥抱未来,不惧改变,聚焦全链条绿色转型

作为民族品牌企业,康师傅始终秉持“永续经营、回馈社会”的理念。除了已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更在今年正式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成为其成员机构。

康师傅结合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拥抱新技术,联合上下游伙伴合作共赢,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2020年,康师傅每万箱产品温室气体已较2017年下降22%,每万箱产品用水量较2017年下降14%。

在节约资源方面,康师傅开展各类余热回收项目,优化工作及生产场所的能效水平,例如在方便面事业开展的蒸箱与油锅烟囱废气回收改造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天津市所有汽车(约330万辆)行驶3公里的碳排放量。康师傅饮品事业通过开展环保轻量瓶工作,在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塑料饮料瓶(PET瓶)的产品包料使用,每年可减少PET粒子使用3400吨。

此外,康师傅还加大了对无糖、低糖等健康产品的布局,例如今年4月上市的无糖冰红茶,据测算,其在用糖方面一个季度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了7个上海人民公园的绿植。

减碳路径科学制定,全面碳盘查为社会输出价值

康师傅认为制定“碳中和”行动路线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在国家政策与UNGC的碳中和路径指引下,康师傅参考国际同业实践,在企业的碳中和战略上确定了“开展碳基线盘查”、“设定减排目标”、“设计减排举措”三步走的路线图。

比肩国际领先的同行业,康师傅在国内食品饮料企业中率先开展全面的碳盘查工作,依据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利用国际权威LCA(生命周期评估)数据库,将自身生产经营,以及包括农产品及包材采购、运输配送、员工差旅通勤、产品仓储物流、产品消费和最终处置等全链路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核算。

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康师傅来说意义非凡,这将使康师傅集团全面地掌握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为后续开展节能减排减碳工作指明方向,提供线索,为减碳目标和减碳路径的设定打下重要基础。谈到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时,王世琦分享“未来,康师傅仍将大力支持国家“双碳”目标,进一步引入国际伙伴的先进技术,借鉴国际优秀案例进行探索实践。同时,产业也需要透过未来相关法规的升级,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抓住有效减少碳排放的机遇。例如,在饮料的包装物使用方面,相关研究显示使用再生rPET相较于使用原生PET可减少63%的温室气体排放和79%的能源消耗,若未来法规允许再生rPET包装的使用,将带来巨大的减碳空间。

康师傅年营业额超过676亿元人民币,连接着上游四千万农民和数万家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十几万下游经销商,数百万家零售商伙伴,服务全国近9亿消费者,家户渗透率超过84%。王世琦表示:“康师傅视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非竞争领域,我们愿将此方面的经验与主管机关和行业分享,并借此为推动食品饮料行业实现“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