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望靖东之后,董明珠又失“一员大将”。
2月21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黄辉的书面辞职报告,黄辉申请辞去上述职务,且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或受该消息影响,2月22日盘中,格力电器一度下跌5%,截至记者发稿前,跌幅收窄至4%以内。
“左膀右臂”相继离职黄辉是格力电器的老员工,主要负责技术相关工作。根据公开信息,黄辉1992年加入格力电器,历任业务主管、部长、总裁助理等职务,2012年5月起任格力电器董事,2017年8月起担任格力电器执行总裁,这是格力电器首次设置执行总裁一职,也正因此,彼时有观点认为,黄辉有可能是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接班人选之一。
公告称,截至目前,黄辉仍持有格力电器股票7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以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61.03元/股来计算,其所持股份市值达4.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近半年来,格力电器又一名重要高管离职。2020年8月17日,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提出离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此前,望靖东在格力电器工作近18年,被外界认为是董明珠的得力干将。
望靖东离职后,董事会秘书一职由董事会指定董事张伟代行。3个月后,张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已满三个月,不再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自2020年11月17日起由董明珠代行,直到12月26日,格力电器董事会聘任邓晓博为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在格力电器管理层中,除了董明珠之外,被外界所熟知的高管并不多,望靖东和黄辉分别负责财务和研发,被称为是董明珠的“左膀右臂”。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黄辉名义上是执行总裁,但实际权力牢牢掌控在董明珠手里,其离职对公司的经营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会产生间接影响,两位核心骨干的相继离职会让公众和投资者产生疑虑,长期看或许会扩大外界对格力未来发展的担忧。
变革迫在眉睫去年9月,针对望靖东离职一事,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该走的就走了,该留的就留了,没有什么过多的原因,走就是走了。”对于望靖东是接班人选这一说法,董明珠则直言,“原来也不是他接班”。
近几年,对于董明珠“接班人”是谁,虽然市场多有猜测,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在当下,摆在格力电器面前最重要的难题,或许并不是董明珠接班人是谁。
2019年底,格力电器混改完成,高瓴资本从原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手中接手了格力电器1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格力电器也由此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时代。
而在混改完成后的一年多内,格力电器并没有给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0年对格力电器来说是个多事之秋,除了年初的疫情给家电行业带来的冲击,自身渠道改革遇困、业绩滑坡、高管变动也让格力电器备受质疑。2020年第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收568.66亿元,同比下降2.52%;归母净利润为73.37亿元,同比下降12.32%。相比之下,白电三巨头中,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第三季度营收利润均已转为正增长,而格力电器依旧呈现下滑态势。
刘步尘分析称,目前格力电器存在三大系统性风险,一是产业结构的风险,格力电器过度依赖空调产业,且其他产业均未培育起来;二是治理结构的风险,格力电器的很多重大决策明显地带有董明珠个人色彩;三是公众信任风险。近年来,公众和投资者对格力电器的发展战略、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多有质疑,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资本市场对格力电器的信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望靖东和黄辉的离职或许是格力电器在高管方面即将迎来变革的一个信号,在格力电器管理层中,董明珠已经年近70,此次离职的黄辉出生于1963年,现任副总裁庄培和谭建明也均是“60后”。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向记者表示,在混改之前,格力电器的公司属性为地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要求的是稳定,会考虑到人员动荡的成本,但现在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是高瓴资本,投资是要赚钱的,如果没有交出良好的业绩,那是势必要动刀、要变革、换思路了。
记者:蔡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