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历时8年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RCEP协定得到正式签署。一个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成立。在单边主义盛行,多边贸易受到严重威胁的背景下,RECP的签订,一方面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团结合作的曙光,另一方面也扛起了自由和多边贸易的"旗帜",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RCEP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最初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六个对话伙伴国参加。由于印度没有参与最终协定,协定目前共有15个国家,涉及到全球总人口的近一半,全球GDP和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协定国虽然有意在短期内不接纳新的成员国,但将为印度随时加入敞开大门。
RCEP协定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有利于中日韩经济关系的更紧密联系。在中日韩三国之间,中国与韩国于2015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与日本则没有。中日韩三国一直在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但进展一直迟缓,迄今尚见不到在短期内突破的迹象。RCEP则将中日韩三国都纳入进来,从而让中日在经济关系上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此种联系,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尽快达成,无疑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在协定的15个成员国中,在签订此协定之前,同中日间的关系类似,多个国家彼此之间是不存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如日韩之间、日本与新西兰之间。协定签订之后,各国之间将因此而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同时,RCEP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社会制度的差异,经济结构的差异,但15个国家能够克服这些差异,促成协议的签字,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成就。其将有力地促进成员国间经贸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增强亚洲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RCEP签订的背景无疑特别值得关注。众所周知的就是,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美国的一意孤行,推定极端的单边主义和孤立并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仅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几近瘫痪,多边主义面临着严重挑战,而且,还通过签订"美墨加协定"等的方式,增加了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确实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困扰和障碍。在此背景下,签署这一协议对中国本身而言,意义更为重大。这不仅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胜利,也是对极端单边行动的有力回击。通过签署RCEP,至少在亚太区域,中国经济引擎的重新启动获得了重要推动力,经济双循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RCEP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特朗普在环太平洋领域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
在规则重建方面,RCEP同样会巩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使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制定相关贸易规则时获取更多的优势地位。从自身战略发展来看,中国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也有重新构建全球贸易体系的必要。RCEP将成为重要的基础,为中国制定新的贸易规则争取更多主动权。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签署RCEP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真正启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还需要各国尽快完成对协议的国内批准程序。一旦完不成批准程序,或批准程序拖延太久,协议的有效实施就会大打折扣。而在尽快完成协议的批准程序的过程中,美国是否会介入,以及一旦介入所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依然值得我们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一旦RCEP完成国内批准程序,正式生效之后,要不要尽快扩容,吸引此前没有加入的印度加入进来,以及在可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太平洋对岸扩展,将其建设成跨太平洋的亚太区域协定,显然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要不要适时将台湾吸收进来,无疑值得两岸严肃而认真地考虑。
台湾被排除在RCEP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台湾方面自我"作死"。一方面,其拒绝认同"九二共识",另一方面,执意推行"新南向"政策,试图绕开大陆找到新的经济出口。实践已经证明,台湾方面一日不"改邪归正",就始终难以从大陆的发展中获益。在一个大陆主导的RECP中,只要台湾方面愿意"改弦易辙",大陆还是愿意释放善意的。那时候,RCEP向其开放,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