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子女是耐用消费品”,公共语境下的学术表达要顾及听众

封面评论 | “子女是耐用消费品”,公共语境下的学术表达要顾及听众

蒋璟璟

近日,一条“专家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经济学家在一个论坛的主题演讲上表示,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中新社)

“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在不少网友的解读中,专家的此番言论,冲击了“人之主体性”的价值共识,完全是“不把人当人”,充斥着冷漠与冒犯,激起众怒属实不冤。

的确,就字面意思理解,此番言论很是出格,招致舆情反弹,可谓咎由自取。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其毕竟出自一段几十秒的短视频,只言片语的片段截取,抽离了前后文,有鉴于此,“断章取义”“语意扭曲”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在彼时彼地,这名专家的演讲主旨乃是“消费品”,谈及“孩子”纯属顺嘴一提,却因为其间拧巴的概念套用、蹩脚的类比说理,意外成为了舆论场内的导火索。

该名专家的这波高论,据说是源出于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引经据典、其来有自。我们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刻烙印,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思维结构与表达范式。比如说,经济学的价值内核,乃是“经世致用”的功利哲学,对于效用、效率、效益的计核,贯穿于其学科体系与学者群体。由此必然导致一个客观后果,那就是思考问题时自然而然的“去人格化”“去情感化”——把“人”视同“消费品”论述,没有跳出这一传统。

此外,经济学还是一个极端热衷于“假设”和“建模”的学科。把复杂的世界抽象、化约,变成能自圆其说的、有一定预见性的模型,这是经济学最底层的方法论。诸如“理性经济人假说”“市场有效性假说”,其实都是不完全准确的,但这却无碍于其成为经济学的“元公理”和“理论地基”。在这种学科文化内,有学者把子女抽绎为“耐用消费品”来探讨其投入与回报,大概率是出于职业习惯使然,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本性流露”。

如果在学术共同体的闭门会议中,“孩子是耐用消费品”的论说,也许还不至于掀起波澜。毕竟,经济学的同行们,很容易想明白这一“怪论”到底在表达些什么。但是,置于一场公开的、面向大众的“主题演讲”上,这样的说法,却必然是不合时宜的。近年来,学院派专家越来越多走向大众传媒市场。这个过程中,怎样妥当地把“自成一体的学说”转译为“大白话道理”,是颇费脑筋的技术活。学者的学术表达自由,与公众捍卫的道德价值秩序,本不该爆发如此之多的冲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13 字。

转载请注明: 封面评论 | “子女是耐用消费品”,公共语境下的学术表达要顾及听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