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峰会嘉宾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错位发展实现共赢

F20峰会嘉宾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错位发展实现共赢

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在广州举行。 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供图

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既是对世界级湾区的有力支撑,又是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然需求。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正在广州举行,与会嘉宾指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地可以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互补共赢。

在制度层面,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祝宪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必须要走一条国际化的道路,三地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共同学习和探讨的过程,应该考虑在大湾区范围内进行主动性改革,特别是要让制度性开放能够先行一步;在金融层面,大湾区想要成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迈出更大的步伐。此外,大湾区涉及两个独立的关税区,祝宪认为,既要有一个统筹的顶层设计,兼顾到各个地区、各个地方的实际利益,同时还要发挥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避免过度竞争。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直言从全球新形势来看,科技的进步、新的全球化格局以及货币的增发都会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带来挑战。

不过危与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梁锦松认为在发展生命科学方面,香港拥有人才资源,而深圳和广州在科技领域发展很快,双方可以形成聚合效应,可以发展的空间很多。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前司长梁维特觉得,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不断建设,必将助力大湾区成为产业创新的高地,“这需要大湾区各地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区域所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互补共赢”。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成为全国和区域性的科创中心,并且在绿色金融方面大有可为。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他认为,下一步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要克服妨碍“四流”(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物流的自由流动、资本流的自由流动及信息流的自由流动)的流动障碍,“这需要制度创新,如果可以将融合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大湾区的劳动生产力。”刘利刚称。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认为,绿色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枢纽建设当中亟需努力的方向,大湾区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32 字。

转载请注明: F20峰会嘉宾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错位发展实现共赢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