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新锐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突出!在风格切换、大涨大跌的市场中仍能保持超过30%的收益。
其中,广发基金85后基金经理林英睿悄然逆袭,成为今年以来最红的基金经理。其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进入混合型基金年内收益TOP20强,遥遥领先于其他基金经理,中欧基金新锐经理袁维德,也有4只基金进入前20强。而“公募一哥”张坤,则因重仓白酒股表现持续疲软。
多名新锐基金经理业绩表现出色
虽然进入2021年后,林英睿才一举“上位”,但实际上在公募基金领域,他已不能算是“新人”。
在今年之前,林英睿的知名度并不高,更算不上明星基金经理。但他是公认的“学霸”。林英睿从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股票投资,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成为基金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林英睿2004年以云南高考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最终取得北大经济学硕士学位,上大学期间,曾因代言过诺亚舟学习机崭露头角,毕业后先后任职于瑞银证券、中欧基金,主要从事研究员的工作,现任广发基金基金经理。
在中欧基金当了三年基金经理助理兼研究员之后,2015年5月,林英睿与中欧基金的头牌之一周蔚文共同管理明星基金中欧新蓝筹。2016年离开中欧基金,加盟广发基金之后,林英睿基本保持着一年接手一只基金的节奏。先后出任广发多策略混合、广发睿毅领先、广发聚富混合、广发价值领先等基金的管理人,从业时间为5年。
2019-2020年,抱团股连续两年走牛,但是林英睿的基金表现平平,直到2021年一季度才一战成名,其管理的四只基金都进入今年混合型基金前20名。而其成功的关键则是在一季度大举换仓煤炭、有色等周期类个股,节奏把握可谓精准。
其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前十大持仓依次为杭州银行、中煤能源、兖州煤业股份、中煤能源、中国宏桥、神火股份、天能动力、西部矿业、中国旭阳集团、华荣股份。重仓股多是煤炭,另有多只港股。该基金去年5月才成立,成立一年来收益已达77.84%。
在2021年的一季报中,林英睿曾提到:“市场是一面镜子,不仅反映了基本面情况,更反映了人性在面对波动时的原始冲动”;“而面临不确定性时,人类原始动物精神的大幅波动可能正是亏损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很难去预测其中的节奏和幅度,只能在中高频宏观经济数据里寻找线索,客观评判价格和价值的差异,耐心守候均值回归”。
除了林英睿,还有多名新锐基金经理业绩表现出色。例如中欧基金新锐经理袁维德,作为曹名长团队成员,也是以为“价值投资”派,中欧价值制造、中欧睿泓定开等4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均超过20%。在今年一季度的脉冲和大跌行情中,袁维德果断调仓,减持了一些短期估值涨幅过高的周期类龙头,同时利用年初小市值公司集体下跌的机会,加仓了一些跌幅较大、估值合理,具备突出成长性的优质传媒、医药公司的比例。
类似的还有管理大成新锐产业的韩创、管理交银品质升级的韩威俊等,在今年市场回调中均表现出色。林英睿、袁维德、韩创等人为代表的基金“新锐”,是靠能力还是运气?有没有持续性?
以林英睿为例,目前他管理的资金规模合计85亿元,远不能与张坤、刘彦春等千亿级基金大佬相提并论。众所周知,管理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规模越大,管理难度也在加大,基金经理业绩往往遭遇挑战,而二季度其规模会否激增,业绩还能否持续?还有待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林英睿今年以来仓位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去年末其基金仓位大多保持了9成仓位,但目前大多只有7成左右。反观此前被过度炒作的张坤、刘彦春等人,一季度仍然保持高仓运行,在白酒大幅回调之后,也就遭遇了业绩滑铁卢。
老将VS新人你会选谁?
公募基金大发展背后,少不了基金经理的“才人辈出、各领风骚”。从近期发行的新基金情况来看,基金公司正在起用“85后”、“90后”新生代基金经理。从从业年限区间的业绩来看,新生代基金经理的业绩还颇有“青出于蓝胜于蓝”意味。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有95家基金公司合计新聘209位基金经理,比2020年双双出现大幅增长。这些新聘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大多不到1年,这些新人多数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参与基金的管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经理的不断涌现与行业变化有关。一方面,近两年基金的规模快速扩张,需要更多的基金经理与之匹配;另一方面,在一波行情过后,老基金经理往往会去寻求新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与此同时,产业的新变化也给了新人崭露头角的机会。
由从业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有优势也有劣势。“新人的劣势是经验不足、会犯错,看事情的格局和高度不够。不过,新人都很敏感,会一直吸纳新的东西,然后反过来刺激你。”一位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李念(化名)坦言:“很多大佬基金经理在赢得江湖地位后,会慢慢变得没有那么敏锐,但作为基金经理,个人能力一定要不断迭代和吸收,新人对新事物的敏感一定比老人强,他也会带来新思想和新思路,这也是今年很多新发基金采取‘老带新’的原因之一。”
我们一般认为管理基金年限少于5年的为新生代基金经理。那么,你会选像蔡嵩松、乔迁、赵诣、林英睿这样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还是选择张坤、谢治宇、朱少醒这样的沙场老将呢?
首先,新生代基金经理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规模小和冲劲足。一是调仓会比较容易,二是可以参与一些中小盘、流动性差的股票的投资机会。三是打新有更多超额收益。他们喜欢投资像消费电子、创新药、互联网等行业变化非常快,需要足够精力的行业。如果没有及时的学习和跟进,很容易掉队。
劣势在于经验不足,没有成熟的投资系统,能力圈比较小、擅长的行业不多,任职不稳定,投资策略较激进等。他们没有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5-7年)的考验,甚至没有经历过一个小周期(3年)的考验。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在没有成熟的投资系统之前,很难保证有稳定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相比新人,老将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经验更丰富、心态更成熟;风格更稳定,超额收益能力确定性更强;能力圈更大、更牢;更能适应大的规模。
老将大多在大规模上适应了较长时间,比如董承非、张坤、萧楠、林鹏等人都在100亿以上适应了很久。而新人刚刚上大规模,需要更多时间适应,例如周应波、冯明远等经理2020年规模暴增,连他们自己都承认规模涨的太快了有些不适应。
但规模偏大仍然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即使再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很难在200亿以上做出好的业绩。规模也是限制我们继续买优秀基金经理的最大因素,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找规模小的、年轻的潜在大佬。另外,老将的冲劲不足,如果的研究深度不够,超额收益难以维持,尤其是新兴行业和成长风格,变化较大,新人往往表现更好。还有些老将在基金公司渐渐走上管理岗位,担任副总、权益总监等职务,承担了管理部门和培养年轻人等工作,在投研方面的精力就会减少。
对于投资者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基不能只看历史业绩,还需定性分析,老将和明星基金经理有更多的曝光机会,便于我们定性研究。没有精力去研究的基民尽量买老将。那些已经证明过实力的优秀老将,比如张坤、谢治宇、朱少醒、董承非等人,虽然没有哪年拔尖,但再过5年甚至10年,他们大概率还能存活在这个市场上并且业绩还不错。如果你没什么精力深入研究基金经理,买老将会更加稳妥,收益也不会太差。
如果你想投资的是成长风格和新兴行业,尽量选年轻的、规模小的。建议选择拥有3-4年的任职年限,敢于搏杀市场,长期业绩优秀,有独特的投资框架,又能控制好风险的基金经理。
我们选基金基金经理,千万不要因为其短期业绩排名突出就盲目追涨,想要在短期业绩表现好的基金中来回切换,获得好的投资收益,这不是投资,是投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并不是最重要的,其长期收益稳定、风格不频繁切换、能控制好风险才是重要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色,优秀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还有不少,“时势造英雄”。究竟谁能经历市场的考验,保持业绩跟进,时间,才是最好的见证者。
(文章整理自中国基金报、华夏时报、财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