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前脚,曾庆洪还笑称“给宁德时代打工”,后脚广汽集团便斥巨资下场造电池。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8月25日,广汽集团公告,设立绿擎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亿元。由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及广汽商贸分别持股51%、40%、9%。

同时,广汽参股公司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量产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项目总投资36.9亿元。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在电池领域,广汽集团此前就已经有所布局。

2021年10月,广汽集团审议通过了《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同意旗下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并投资3.36亿元。

同年,广汽集团推出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技术以及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三大原创电池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续航、充电、安全三大痛点。

今年6月28日的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又发布了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相较于市面上量产的磷酸铁锂电芯,广汽的超能铁锂电池质量能量密度提升将13.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当时,广汽透露,新电池将率先搭载到埃安旗下最新车型上,预计最早明年上车。

再到8月,广汽集团计划设立绿擎电池公司,作为自产电池项目的实施主体,广汽的造电池计划才算尘埃落定。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根据规划,自主电池产业化将在今年底开工建设,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可覆盖纯电及混动车型市场需求。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广汽集团内企业为主,稳步提升电池市场份额,今后将拓展外部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

广汽集团还透露,巨湾技研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将新建电芯生产车间、PACK车间、研发试验中心、试制车间、电池安全实验室等,生产涵盖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等先进储能器件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等产品。

今年7月,广汽埃安共交付25033辆新车,同比增长138%;1-7月累计交付125284辆,同比增长135%。产能规划上,广汽埃安目前的标准产能为20万辆/年,第二工厂预计2022年四季度投产,届时整体产能将达40万辆/年。若按单车平均搭载电量50KWh估算,以埃安自身需求及其市场前景,自产电池产能可以满足自主配套需求。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掌握电池技术也是区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自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上游矿产、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产业链利润重心移至上游的同时,成本压力也就顺势传递到中下游的电池厂、车企。电池厂随上游材料涨价而涨价,电池企业也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7月22日,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演讲中说道:“我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广汽有一半的装机量和宁德配套。而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了汽车成本的40%至60%,且还在不断上涨,目前除特斯拉和比亚迪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我现在是给宁德时代打工。”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对广汽表示是在为电池厂打工的说法,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大会上回应道,“宁德时代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非常痛苦。利润往哪儿走,大家也可以想象。”

但有趣的是,8月23日,宁德时代公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1129.7亿元,同比增长156.32%。其中,动力电池业务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实现收入791.43亿元,同比增长159.9%。

更重要的是,宁德时代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并没有“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的模样,而是大超市场预期。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实际上,不愿为动力电池打工的不仅仅是广汽。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车企将目光放在了自研量产电池上。

今年6月,蔚来称,已组建超400人的电池相关团队,将在2024年推出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并将小规模投产磷酸锰铁锂电池。且近日传出消息,蔚来还在自研4680电池,计划明年小规模投产。7月,大众集团首座欧洲电池工厂则已经破土动工,并宣布2030年前将与合作伙伴向电池业务投资超200亿欧元。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整车企业,与包括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并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形成深度绑定。

目前,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刀光剑影,原材料企业和电池厂“抢走”的那部分利润,对于车企而言也事关生死。为了更快地不受制于此,车企们显然也在加快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94 字。

转载请注明: 广汽下场造电池,不做“打工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