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本金,甚至出现浮亏。以招商银行代销季季开1号为例,该产品6月3日单位净值跌至0.9997,6月10日跌至0.9988,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4.42%。不仅仅是代销产品,招商银行的“季季开2号”也“受伤”,该产品成立于5月12日,成立以来年化为-0.73%,目前单位净值为0.9994。
来自银行同业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4月末至6月初,其他国股大行的纯债基金理财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回撤。可见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并非个案,而是近期的普遍现象。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较为罕见出现浮亏,主要是受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5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一轮“踩踏式”下跌,债券价格下行明显,部分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银行系理财产品受到波动较大,出现了浮亏。事实上,公募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如债券型基金,也出现了回撤。
普益标准副总经理陈新春表示,需注意的是,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的负收益。以股票投资为例,短期股票价格的下跌会带来亏损,但如果长期持有,价格依然会涨回来,长期看依然是盈利。债券类理财产品同理,债券价格有涨有跌,最终市场价格会向内在价值回归,只要不是短期就赎回,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会带来实际的负收益。
分析认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中,产品净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投资者需改变以往对银行理财“保本、刚兑”的观念,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招商银行等理财产品净值跌破本金
近日,一则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浮亏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以招商银行“代销季季开1号”为例,该产品近一月年化为-4.42%,6月10日的单位净值0.9997。产品投资管理人为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显示,该产品全称“招银理财招睿季季开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产品代码:107301)”,于2020年4月17日成立,为R2较低风险,100元起购,100%主投固收类资产,不参与股市,通过票息收益积累,每3个月定期开放申购和赎回。
在招商银行网站上,上述理财产品的概览显示,本产品为净值型产品,业绩表现将随市场波动,具有不确定性。本理财计划的收益特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不保障本金且不保证理财收益,本理财计划的收益随投资收益浮动,投资者可能会因市场变动等而蒙受损失且不设止损点。
除了“季季开1号”,招商银行同系列产品“季季开2号” 也是浮亏状态,成立以来年化-0.73%。6月10日的净值为0.9994。该产品成立于2020年5月12日,为R2级(较低风险)产品,也是100%主投固收类资产,每三个月开放一次。
招商银行APP截图
据21实际经济报道,建设银行代销建信理财有超过10只理财产品净值跌破1。例如,“建信理财睿鑫最低持有90天开放第2期”理财产品于今年5月14日成立,最新净值是0.998669;另一款代销“建信理财睿鑫最低持有60天开放第2期”最新净值0.998348。
6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理财公告梳理,包括工商银行(工银理财)、招商银行(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中信理财等机构的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的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绝大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
另据中国证券报,来自银行同业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4月末至6月初,其他国股大行的纯债基金理财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回撤。可见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并非个案,而是近期的普遍现象。
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标准近期发布了一份针对33家银行资管机构信心指数调研,抽样调研结果显示,机构对债券市场看法相对谨慎,债券市场绝对信心指数为44.55,没有一家机构认为未来3个月债券市场将呈现上行走势。同时,更多机构认为债券市场走势将显著低于前期,债券市场的相对信心指数仅为27.9,认为未来3个月市场表现会更差的机构占比达60%。
不过仍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对后市较乐观,认为银行理财的波动比基金产品小很多,很快会重回正收益。
为何会出现罕见浮亏?
据经济日报,长期以来,银行理财都是预期收益型产品占主导,出现亏损的情况很少,即使出现也只发生在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上面。但近两年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净值型产品的特点之一即资产净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出现波动。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较为罕见出现浮亏,主要是受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5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一轮“踩踏式”下跌,债券价格下行明显,部分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银行系理财产品受到波动较大,出现了浮亏。事实上,公募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如债券型基金,也出现了回撤。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的负收益。普益标准副总经理陈新春表示,“以股票投资为例,短期股票价格的下跌会带来亏损,但如果长期持有,价格依然会涨回来,长期看依然是盈利。债券类理财产品同理,债券价格有涨有跌,最终市场价格会向内在价值回归,只要不是短期就赎回,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会带来实际的负收益。”
也就是说,正如股票价格涨涨跌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不过,为何银行系理财产品出现浮亏,会引发较多讨论和关注?对此,董希淼表示,其原因在于:一是银行系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总体上较为保守,偏好稳健型产品,心理准备不足;二是长期以来银行系理财产品处于隐性的刚性兑付之下,较少出现亏损现象,即使亏损也刚性兑付。
买理财产品“保本”意识需变 打破刚兑将是渐进过程
兴业研究分析指出,打破刚兑将是渐进过程,这需要产品端和销售端统一协调。从资管新规执行方向看,未来资管行业不应承担产品“刚性兑付”,但实际上,只有客户信任资产管理的机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才会将自身财产委托其投资,这也使得资产管理行业在刚兑问题上表现复杂。即使在成熟市场,机构常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募资能力和头部客户利益,也会选择性进行刚兑。以美国货币基金实践为例,虽然货币市场基金理论上应是完全由投资者自担风险的投资品种,但如果出现净值波动较大或面值低于1美元的情况下,发起人或母公司常选择给予资金注入支持。
从现实实践看,即使产品创设和投研部门接受产品刚兑被打破,产品渠道部门会面临后续募集资金的更大压力,打破刚兑将是产品端和销售端统一进行投资者协调和教育的过程。
据第一财经,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的背后也反映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以往银行理财给投资者的印象是“保本、刚兑”,但在目前打破刚兑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投资者需改变以前的观念。
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如果经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将按照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进行相应惩处。
资管部相关负责人称,以前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也好、非保本理财也好,基本都实现了刚性兑付。但在资管新规实施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就是要转成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净值型产品,真正体现投资收益的高低与风险大小挂钩。
这就使得投资者在购买前,无法预知实际收益率,需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教育是关键,这也是银行在净值化转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即如何让投资者转换持续已久的惯性思维,接受新的产品、培养新的投资习惯。”上述负责人称。
随着净值化转型的推进,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以配置固收类资产为主的“保底保收益”运营模式将发生改变。为了增厚收益,银行将提高自身投研究能力,布局多资产投资,如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等模式进行动态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