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基建法案》影响轻微 控通胀还看美联储

  经过漫长博弈,美国联邦众议院上周五终于通过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根据该法案,在未来5年基建领域将新增投资约5500亿美元,包括2180亿美元道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升级维护支出;390亿美元公交升级支出;1200亿美元供水和宽带网络改造支出;1360亿美元清洁能源、灾害治理、环境修复支出以及预计新建50万个充电桩的75亿美元支出。 

  不考虑通胀因素,5500亿美元新增投资规模远超1950年代的高速公路建设,甚至也超过19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会产生两轮经济效果,第一轮是直接拉动相关需求,于GDP数字有所贡献,但分摊后当期贡献并不显著,所以更多是体现在后续长期的第二轮效应。这个法案涉及的基建以“旧基建”为主,也有少量“新基建”,所以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均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总体生产效率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受疫情影响,2020年和2021年美国联邦赤字率急剧飙升,分别占GDP的14.9%和12.4%,2021年财政赤字额高达2.8万亿美元。据测算,基建计划每年大概会额外增加250亿美元赤字,所以基建计划对财政的影响较轻微。但值得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美国通胀率已显著上升,而各方对通胀持续时间的判断分歧较大,如果美联储判断失准,货币收紧行动迟缓,与基建计划相伴的财政扩张就可能会产生“百上加斤”的效果,成为短期甚至长期通胀的助推剂,而通胀能否尽快回落到正常水平,又是经济和金融市场下一步能否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法案之外还有一项税收及社会支出计划正在推动中。拜登政府10月28日公布了一份最新方案,虽然总规模较之前缩水一半,但仍然高达1.75万亿美元。这项计划涉及儿童抚养、教育、气候变化、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等广泛的社会领域,与刚通过的基建方案不同,这项计划花钱更多,且大多数是消费性支出。为筹集资金,包括对资本市场在内的增税将无法避免。目前,美国两党乃至全社会意识形态对立严重,这项计划的内容则是双方斗争的焦点。从历史经验看,该计划如果成行美国经济社会运行将出现大的方向性转变,赤字和通胀的压力和持续性都将有所上升,对资本市场有长远影响,因此,该计划的动向值得密切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34 字。

转载请注明: 美《基建法案》影响轻微 控通胀还看美联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