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一季度信托“成绩单”:投资收益催化业绩显著增收,业务转型渐入佳境

信托业务转型正渐入佳境。6月2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3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从数据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好转,信托资金配置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亦在进一步凸显,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正处于新旧业务交替转换的关键时期,存量传统非标业务的风险仍旧高企,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很重,而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下的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或将成为未来信托公司重点开拓的业务领域。

透视一季度信托“成绩单”:投资收益催化业绩显著增收,业务转型渐入佳境

投资收益带来业绩显著增长

2023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延续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22万亿元,同比增长5.23%,环比增幅0.37%,这也是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资产规模回升的同时,信托公司经营业绩逐步恢复增长。截至一季度末,信托公司累计实现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6.39%至279.81亿元,基本回归至2021年前的水平;利润总额、人均利润增幅显著,利润总额同比上涨75.23%至217.01亿元;人均利润80.17万元,同比增幅87.67%。

不过,从经营收入的组成来看,一季度末,信托公司经营数据的改善主要受益于固有资金的投资收益贡献,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59.38%至112.63亿元,占比为40.25%,上升22.49个百分点。而信托业务收入则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报告期末,信托公司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28.23亿元,同比下降33.1%,占比为45.83%,较去年同期减少47.6个百分点。

在资管研究员袁吉伟看来,信托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显著改善,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从结构看,主要是自营业务有较大回升,这得益于一季度股市行情相对较好,出现较大反弹。不过,可以看到信托业务收入仍存在较大降幅,且二季度资本市场出现回落,这可能影响信托公司二季度的业绩表现。

“非标转标”趋势凸显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后,信托公司“破刚兑、缩减非标”已成为常态,传统非标资产步入“黄昏”,做强做优证券市场类信托业务基本成为行业转型共识。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资金配置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凸显,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9.06%;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02%,占比上升至13.93%,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

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占比则进一步下降。截至一季度末,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3.9万亿元,同比下降2.22%,占比下降至25.52%;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56万亿元,同比下降5.03%,占比下降至10.23%;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8.21%,占比下降至7.38%。

“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正处于新旧业务交替转换关键时期。”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表示,“虽然传统非标业务的规模和占比正在逐步压降,但存量传统非标业务的风险仍旧高企,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很重,传统非标业务的规模和占比仍会继续下行,而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下的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是未来信托公司重点开拓的业务领域。”

6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某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处获悉,在信托业务新三分类规定发布之前,信托公司就已着手压缩房地产、融资类业务,朝着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进行业务布局。

分类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信托业务新三分类源自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在资产服务信托项下首提“新型资产服务信托”概念,同时对照“资管新规”关于破刚兑、去通道、去嵌套等精神,明确信托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保本保收益,并设置三年过渡期,要求信托公司应对各项存续业务全面梳理,制定计划有序整改。

对于信托业务新三分类对信托公司的影响,此前平安信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提到,分类改革新规后,信托行业转型需要解决两大痛点。首先是信托业能否在金融体系中发挥难以替代乃至不可替代的功能;其次是信托公司能否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和信誉取信于委托人,只有委托人对信托行业有信心,对信托公司有信任,才会把财产托付给信托公司管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信托业务新三分类办法的出台,对于信托公司短期存在一定挑战,但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新三分类不仅是业务别类的重构,更是重构信托公司业务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袁吉伟指出,短期看,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模式还不成熟,收入贡献仍会有限,资产管理信托的贡献仍会占据较高地位;中长期看,资产服务信托发展空间广阔,围绕增加业务附加值、打造业务生态圈以及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协同,能够持续提升这类业务的收益率,未来资产服务信托对信托公司的业务重要性和收入贡献度会逐步提升。

喻智则表示,从业务收入的角度来看,新分类下的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都是未来潜力较大的业务,资产管理信托的业务收入关键在于信托公司自身的主动管理和投研能力,信托公司此类业务的平均管理费及业绩报酬水平偏低;而资产服务信托如破产重整服务信托、预付费管理服务信托等,目前业绩报酬率水平较低,需要快速扩大规模和提升专业受托管理及服务能力,此类业务的信托业务收入才能成为信托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99 字。

转载请注明: 透视一季度信托“成绩单”:投资收益催化业绩显著增收,业务转型渐入佳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