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虽打着“存款”的旗号,却与一般银行存款不同,其投资风险要大得多。引导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有利于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帮助金融消费者建立投资风险意识,也有利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结构性存款数据显示,4月底结构性存款余额达6.5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近乎“腰斩”。不少金融消费者也发现,以往预期收益率比较高的结构性存款产品难觅踪迹。
结构性存款产品,是投资者将合法持有的人民币或外币资金存放在银行,由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者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产品。
可见,虽打着“存款”的旗号,结构性存款与一般银行存款不同,其投资风险要大得多。这也正是金融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强对结构性存款产品管理、引导其规范发展的重要原因。
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有利于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帮助金融消费者建立投资风险意识。可现实中,部分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设定较高,但针对金融消费者的风险告知并不充分。因此,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在销售此类产品时必须进行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穿透结构性存款,其背后正是“高息揽存”。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因为规模较小、网点偏少,吸引存款难度较大,因此不惜“打擦边球”,以结构性存款名义吸引储户,达到变相“高息揽存”的目的。2019年底开始,人民银行组织利率自律机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督促银行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同时,银保监会还采取措施,督促银行有序发展结构性存款业务。一系列措施之下,结构性存款的“虚火”才得以逐渐降温。
引导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尤为重要。5月份,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对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而一旦存款市场竞争失序,银行揽存成本抬升,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尤其是议价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因此,要解决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的困难,必须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为实体经济让利。
接下来,金融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管理,防止市场非理性竞争,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对金融机构来说,“打擦边球”是走不远的,应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共同为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陈果静)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