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获批,随即高位折价配股募资5亿港元,三叶草生物冲刺加强针市场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傲华

新冠疫苗获批,随即高位折价配股募资5亿港元,三叶草生物冲刺加强针市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旗下新冠疫苗SCB-2019(CpG1018/铝佐剂)刚刚获批,三叶草生物-B(02197.HK)随即宣布拟折价13%配股募资5亿港元。

12月6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每股3.95港元配售1.28亿股,经扣除相关费用及开支后,预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056亿港元,扣除掉相关费用后约为5.005亿港元。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大商业化能力和生产能力,以及扩大营运资金需求。

该配售价格与12月5日的收盘价4.54港元/股相比,折价约13%,与5日平均收市价4.934港元/股相比,折价约19.94%。

三叶草生物在公告里表示,董事认为,配售事项将提供筹集额外资金的良机,以加强集团的财务状况以及扩阔股东基础及资金基础,从而促进未来发展,亦可提升股份的流通性。

就在前一天,三叶草生物公告宣布,其研发的新冠疫苗SCB-2019已经获得中国有关部门评估,并在中国被纳入紧急使用。

对于三叶草生物来说,新冠疫苗SCB-2019的进展一直是其提振股价的利器。早在今年10月底,三叶草生物就表示,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向中国、欧洲和WHO递交注册申请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该消息公布后,三叶草生物连日大涨。据统计,三叶草生物股价在11月涨幅超过200%。

投资者期盼多时的新冠疫苗SCB-2019终于获得紧急使用批准,但三叶草生物却在此时选择折价配售股份,投资者对这一决定似乎并不买账。12月6日,三叶草生物报收4.08港元/股,跌10.13%。

就此次折价配售股份及后续疫苗业务开展等问题,时代财经尝试联系三叶草生物,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高瓴资本的“宠儿”

三叶草生物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疫苗和生物疗法。但在有“新冠疫苗”概念加持之前,三叶草生物在一众生物医药公司里并不起眼。

公开资料显示,在2020年之前,三叶草生物先后完成了4轮融资。2020年6月,三叶草生物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1.72亿元,高瓴资本的身影也第一次出现在三叶草生物的融资活动里。自此以后,高瓴资本几乎没有缺席三叶草生物的任何一次融资。

2021年2月,三叶草生物完成了C轮融资,融资金额2.3亿美元,由高瓴资本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在各路资本的“护送”下,三叶草生物顺利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天眼查显示,2021年10月,高瓴资本和淡马锡再次参与了三叶草生物的Pre-IPO基石投资,融资金额约1.385亿美元。

对高瓴资本最有吸引力的,无疑是三叶草生物在研的新冠疫苗管线及其背后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

根据三叶草生物官网介绍,Trimer-Tag技术平台可以使任意一个目的蛋白三聚体化,从而可靶向那些天然依赖蛋白质三聚体化功能的疾病生物学靶点,包括数十种包膜RNA病毒,如冠状病毒、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埃博拉病毒等,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TNFSF)的细胞因子。这些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细胞因子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并与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截至目前,三叶草生物布局了8条研发管线,分别为6种基于Trimer-Tag技术平台的亚单位候选疫苗和2个其他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SCB-2019新冠疫苗。

2020年,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团队负责人易诺青在高瓴HCare2020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上表示,三叶草生物研制的重组“S-三聚体”疫苗保留了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天然的结构,很可能会是新冠疫苗中的一匹“黑马”。

全力押注新冠疫苗

即使拥有高瓴资本的偏爱,还手握颇受好评的重磅产品,三叶草生物在正式登陆港交所后的故事并未如想象中美好。

2021年11月5日,三叶草生物正式上市,IPO募资总额大约为20.07亿港元。但上市首日,三叶草生物便跌破了13.38港元/股的发行价,截至当天收盘,报收12.98港元/股,跌2.99%。

随着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推进,与日俱增的研发支出也让三叶草生物捉襟见肘。

2019年,三叶草生物的研发开支费用为4579.9万元,到了2020年和2021年,该项费用分别激增至2.28亿元和18.2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三叶草生物研发开支进一步上升至8.55亿元,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为6.34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叶草生物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56亿元。如果没有新的融资,并且考虑到研发支出增长幅度的情况下,三叶草生物账上的现金仅能勉强负担1~2年的研发支出。

资金压力下,三叶草生物决定“壮士断腕”。

2022年6月,三叶草生物公告称,在完成内部科学、财务和战略评估后,公司将资源优先配置给新冠肺炎相关产品和某些早期项目/平台,减少对非新冠相关的中期/后期项目和新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三叶草生物叫停了3个研发项目,以及宣布为支持产品商业化上市期间潜在的资金需求,公司向招商银行申请了为期一年的最高可达3亿美元的授信协议。

在被三叶草生物叫停的3个项目里,包括正在进行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的TNF-α抑制剂SCB-808,以及当时国内唯一一款正在接受临床评估的、用于治疗恶性腹水、恶性胸水、腹膜癌的TRAIL-三聚体肿瘤产品SCB-313。

当时正值新冠疫苗企业业绩低迷期,三叶草生物全力押注新冠疫苗的操作也引起了争议。不过,随着新冠疫苗SCB-2019被纳入紧急使用以及加强针市场的复苏趋势显现,关于这个决定的质疑声也逐渐被冲淡。

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总人数近13.5亿,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2.7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8.1亿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比76.6%,前程全程接种2356.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约1500万人,加强针接种率约40%。

对于加强针市场是否会迎来爆发,疫苗专家陶黎纳对时代财经表示:“(加强针接种需求)会增加一些,但能增加多少不好说。”

根据“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总体来说,大部分研究提示异源接种后的中和抗体滴度水平较同源加强接种更高,但无论哪种策略,第三针加强疫苗接种都可以非常显著地增加中和抗体滴度,增加倍数3~90倍不等。

不过,在冲刺加强针市场的同时,三叶草生物需要面对的事实是,截至目前,国内已累计获批/紧急使用13款新冠疫苗,仅仅是12月4日-5日这两天内,就有4款新冠疫苗被宣布纳入紧急批准。除了三叶草生物的SCB-2019以外,还有万泰生物(603392.SH)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神州细胞的重组新冠病毒二价(阿尔法/贝塔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以及威斯克生物的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下,押上“全副身家”的新冠疫苗能否为三叶草生物带来理想的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49 字。

转载请注明: 新冠疫苗获批,随即高位折价配股募资5亿港元,三叶草生物冲刺加强针市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