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规模“缩水”七成至39亿元,中信建投定增为何不及预期?

时隔23个月,中信建投定增项目终于抢在2021新年前落地。不过,与去年1月发布的预案相比,实际募资规模已大幅缩水近七成。

12月30日,中信建投A股平开高走,收涨2.68%。消息面上,12月29日晚间,中信建投证券公告了再融资事项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司以35.21元/股的发行价向31名投资者发行了1.1亿股A股股票,成功募资38.33亿元,募资净额38.48亿元。

早在去年1月份,中信建投即抛出了定增计划,拟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发行不超过12.77亿股(含本数)、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0亿元(含本数)的A股股票。由于彼时距中信建投挂牌上市刚满半年流通盘较小等因素,中信建投AH股溢价高企而备受争议,市场一度担心其定增能否完成。

如今看来,上述担心已是多余,不过与中信建投不超过130亿元的定增预案相比,其实际落地募资额已缩水近七成,这与今年来多家券商均以顶格规模结束定增项目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8月6日,海通证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宣布已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15.625亿股,发行股票价格为12.80元/股,共募资200亿元。随后,8月12日,国信证券发布定增公告暨上市公告,宣布成功增发14.12亿股,发行价格为10.6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50亿元。

当然,年内落地的券商定增中也不乏缩水者,比如西南证券、南京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最终募集资金均较最初预案有所下降,但缩水幅度却远不及中信建投。

募资规模“缩水”七成至39亿元,中信建投定增为何不及预期?

对于实际发行规模为何如此低,中信建投回应媒体称,一是由于公司A股股价较2019年1月有大幅上涨,预测基础发生变化;二是公司两年来通过利润滚存实现了一定的资本补充。

随着实际募资总额的大幅缩水,中信建投的各募投项目的资金安排也发生相应变化。根据公告,原定于投入资本中介业务的55亿(上限,下同)变为20亿,原定于投入投资交易业务的45亿元变为13亿,原定于投入信息系统建设的10亿元变为4800万。此外,原定投入15亿元增资子公司已以自筹资金完成,不再纳入募投项目。

尽管募资规模不及预期,但此次定增的获配机构却是众星云集。31名参与定增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云集,占比近四成。具体来看,参与此次定增的有华安基金、华商基金、九泰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大成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银华基金、华宝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12家公募基金,合计获配金额为9.9亿元。

募资规模“缩水”七成至39亿元,中信建投定增为何不及预期?

此外,还有3家券商一同获配。其中,中金公司获配1.73亿元,华泰证券、东海证券分别获配5000万。同业参与券商定增,这也是今年2月再融资新规发布后的普遍现象。比如国信证券年内落地的150亿元定增,同样吸引了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万和证券、东海证券四家券商参与,合计斥资11亿元。

除了机构投资者,中信建投本次定增还吸引了两名“土豪”,分别是郑伟康和高进华,二人各斥资2亿元和1.7亿元认购568.02万股、482.82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落定后,第四大股东中信证券对中信建投的持股比例已经由5.01%被动降至4.94%。中信建投表示,中信证券不属于中信建投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本次权益变动也未使中信建投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62 字。

转载请注明: 募资规模“缩水”七成至39亿元,中信建投定增为何不及预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