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催化,医药生物板块前8个月涨幅最高达到67%,疫苗、生长激素、防疫物资、高值耗材等几个细分板块涨幅居前,其中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涨幅最高时分别达到132%和109%,成为最“红”的两大板块。然而,经历快速上涨之后,8月中旬医药板块进入调整阶段,板块阶段调整幅度达到14%。
医药生物板块快涨快跌的波澜行情,备受投资者关注,如何看待回调后的医药板块?后续走势如何?有哪些投资机会?近期,广发基金策略投资部基金经理、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经理吴兴武做客全景,探讨医药板块热点话题。
吴兴武认为,8月中下旬至9月末,医药板块的下跌是正常回调,医药行业长期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主线依然是鼓励创新。他指出,医药板块有消费和科技双重属性,其高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后续投资机会,吴兴武主要看好三个方向,分别是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服务,以及高端医疗器材设备领域。
广发基金策略投资部基金经理、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经理
吴兴武本科为化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专业为生物学,为后来在生物医药板块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毕业后曾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担任研究员,后来加盟广发基金,先后担任发展部研究员、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2月吴兴武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广发轮动、广发医疗保健股票等基金。
Q1:当前医药板块的市场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回调的原因有哪些?
吴兴武:医药行业的长期逻辑没有发生变化。
这一轮医药板块的行情是从2016年后新一轮医改作为起点,医改的内容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审批加速等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仿制药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创新,得到了相对来说更大的政策支持。这是这一轮医药行业行情增长政策逻辑。
目前来看,这个逻辑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鼓励创新依然是今后几年甚至更更长时间内医药行业一条非常强的主线。
从最近的走势来看,医药行业经历了大概两年多的上涨,最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我们认为这种回调是正常的。医药股目前估值相对偏高,其中有一些资金是冲着短期阶段性上涨趋势买入,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这一类资金又会很快撤出来,这是造成医药行业阶段回调的中短期因素。从总体的市场流动性看,最近一段时间流动性边际上放松程度没有以前那么强,这也是导致整体市场出现波动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总体医药行业的发展逻辑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Q2:您怎么看待当前医药板块的高估值?是否已经过高?
吴兴武:医药股目前的估值水平,纵向来看,确实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跟长期刚性消费需求密不可分,是医药板块长期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此外,医药板块兼有消费和科技双重属性,从供给端来看,它的科技属性比较强,这也是医药行业长期驱动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当前的估值只是一个客观数据,接下来的走势与现在的数据没有必然联系。在大逻辑不变的情况下,医药行业比较优质的公司,阶段性的高估值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而且大概率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估值偏高将会是一个常态。
Q3:有研究报告称,2019年医药板块走势出现了分化,您怎么看?未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延续吗?
吴兴武:我认为医药内部分化的趋势会延续下去,这与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是相匹配的。
目前市场预期相对较高的是创新药以及高值耗材的公司;医药商业中的流通板块受控费影响冲击较大,给的预期就比较小;中药板块除了消费中药外,其它细分板块给的预期都相对较低。另外,市场对仿制药的预期也是比较低,因为仿制药较多,如果医药公司的产品管线不是很丰富,可能会受到集采降价的冲击。
Q4:当前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投资趋势?
吴兴武:医药行业的投资从中周期来看离不开政策方面的考量,我们需要对政策所处的阶段以及背后原因、矛盾有系统的认知,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控行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政策周期。
从中长期角度,我们非常看重政策周期对医疗产业投资节奏的影响。从长周期的角度,我们认为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以及高端医疗器械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行业有充分的空间让优秀企业做强做大,而作为投资人,我们需要甄别哪些是优质企业,从而在长周期内获得优秀的回报。
Q5:在选择创新药研发这些公司当中,首先应该看中哪几点?风险点又有哪些?
吴兴武:首先,要寻找具备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的企业,可以抵御单个药品失败的风险。
其次,要去找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公司组织管理能力强,研发的各个阶段效率就会比较高,研发周期就会缩短。对于新药来说,时间就是金钱,需要争分夺秒地去做研发,如果开发进度慢了,也就意味着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最后,要去找真正做创新药的企业。什么是真正的创新药呢?疾病的病因通常是很复杂的,但往往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关键的蛋白质在人体中起作用,这些关键成分就叫做药物的靶点。做仿制药其实不需要了解机制,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就能仿制出来一个同样的分子。
有的创新药虽然是不同的分子,但如果针对已经成药的靶点,把分子进行一定的改动,同样可以做成新药,技术含量比仿制药要高一些,但还没有达到真正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创新药。这类创新药的生命力也有限,同样会受到医保付费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药品未来的经济回报。
真正的创新药是能够研究清楚一种新生物机制作用的过程,找到一个其他药品还没有使用的靶点,这种药品往往会长期独占一个新的适应症,形成一个相对巨量的销售,同时还不太容易受到医保控费的限制。
这种能力只能通过高水平的研发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基础研究,再进行持续的投入,还要做好转化医学等基础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在创新药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目前中国创新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大小小的企业,但大部分企业都还处在初期阶段,现在还看不出来孰优孰劣,但5到10年内肯定会形成一个分化。
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真正融入企业中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追踪,把一手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才能形成扎实的结论,识别哪些企业将来会脱颖而出。而对于普通投资者,不想劳心费力的话,建议可以找专业投资机构去打理。
Q6:医疗服务细分领域我们应该把握哪几点投资机会?
吴兴武:就像之前说的,医疗服务行业是我看好的方向之一。我们国家正在提升医保的覆盖比例,这是在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保障基础医疗需求之上,进一步的市场化医疗服务也是大众所需要的。
这里面典型的代表就是以体检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机构,相比公立医院,它最重要的差一点就在于“服务”,这是一个很务实的切入点。
另外,一些专科民营医院差异化服务做得很好,在医疗服务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从服务的角度看,它们可能比公立综合医院做得更好。企业一旦在这个赛道上建立了优势,就会在患者心中形成一个很强的品牌护城河,获得强有力的发展优势。
Q7:医疗器械行业的有哪些投资机会?
吴兴武:长久以来,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大部分份额,但随着国内企业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我非常看好某些领域取得突破的中小型医疗企业,一旦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取得突破,加上他们在中国市场强有力的销售能力,会取得很好的发展。
具体到细分领域,我比较看好心脏介入领域和骨科领域的医疗器械,也可以看到相关企业有较强的研发、创新、生产能力,具备大比例进口替代的潜力,是我非常期待的一类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全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