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借新还旧。10月26日,蓝光发展完成发行2020年度第三期15亿元中期票据,募集到的资金用于偿还17蓝光 MTN001。
就在不久前,蓝光发展还将自己地产+医药双轮驱动战略中的“一轮”甩卖,将迪康药业出售。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发展,刚形成上海+成都双总部的蓝光发展,在去年未完成销售目标后,今年业绩依然不振。
更重要的是,按照新出台的房企融资监管政策,蓝光发展更是三道红线全踩,将面临巨大的降负债压力。
借壳与剥壳
五年前,蓝光发展借壳迪康药业成功上市,并提出了地产+医药双轮驱动战略。
不过伴随着迪康药业业绩始终未有起色,到了2020年10月下旬,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蓝光发展蓝迪共享已将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0%股份转移至汉商集团及其子公司汉商大健康名下标的公司股份交割已经完成。
这也意味着蓝光发展退出了迪康药业,也离开了生物医药行业。
在这背后,蓝光发展的地产主业也并不太顺利。2019年蓝光发展全口径销售额为1012.37亿元,未能完成年度目标。
2020年上半年,在销售均价不到万元的情况下,蓝光发展的销售额仅为380.58亿元,同比又下滑了18%。
或因受到销售不振的影响,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蓝光发展的总薪酬也同比下降了5%,为15.82亿元。
这在整体薪酬稳定的80规模上市房企中,属于降幅较大的企业。
借新债还旧债难解三道红线困局
自2013年提出“九年破千亿”的目标后,蓝光发展似乎就一直在加杠杆。
蓝光发展开启“上海+成都”双总部战略,很大程度原因是希望让更多的资本“看到”它。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蓝光。
今年八月,监管层出台“三道红线”,目的是为了限制房企的有息负债规模增速。根据课题组统计,80家上市房企截至上半年底的有息负债达到73769亿元,其中64家房企的有息负债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且有44家房企的增长幅度还超过10%。
而截止至上半年底,蓝光发展的有息负债达到714亿元,增速同比超过20%。
按照“三道红线”的标准,蓝光发展也是三线全踩。
相较于有息负债的增长,更燃眉之急的是蓝光发展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达到31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24%。而目前其手头持有的现金并无法覆盖短期债务,面临不小的还债压力。
今年以来,蓝光发展还不断通过借新还旧完成到期债务的置换。
2020年5月,蓝光公示2020年两期债权融资计划,挂牌融资利率高达10.5%;7月发行7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6.5%,超过6%的平均融资成本线。同月13日,为偿还旧债蓝光发展发行10.65亿元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平均融资成本在6.5%左右。而今年8月,蓝光再次成功发行8亿元公司债,利率7%。
几天前的10月26日,蓝光发展又完成发行2020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发行,实际发行额15亿元,期限2年,固定利率7%。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偿还17蓝光 MTN001,发行规模为30亿元,拟偿还金额为15亿元。
很明显,借新还旧并无法有效降低负债,同时蓝光发展的融资成本依然较高。而在“三道红线”实施之后,按照规定由于三线全踩,因此蓝光发展有息负债将不能再增加,而这也将在其规模扩张的道路上戴上一个“紧箍咒”。
策划:林广
牵头人:王艳玲
研究员:王艳玲 林广 伊晓霞 邱永芬 李美钰 黄露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