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畅)最近几年,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建议,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纳入其中。她表示,针对失去基本生活能力的被保险人尤其是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提供护理保证以及一定的经济补偿。“2019年,我第一次提出这个议案,去年、今年也在继续推进。”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已成为每个家庭沉重的负担。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涉及由谁来照顾好老人的问题。
齐玫表示,2016年,我国在青岛、上海等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0年,试点城市增至28个,截至目前,这些地区的试点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充分说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可行的。
“日常生活中,我接触到非常多的老年人,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寻求护理时遇到了很多问题,虽然请来了保姆照护,但是目前我国保姆管理是市场化运作,缺乏规范的制约,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能满足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护理上达不到专业要求,造成许多失能老人得不到应有的护理照顾。而且,每个家庭在请保姆的费用上也负担很重,一个月大约几千元,这在农村地区是很难承受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说明政府部门对这项制度也是非常重视的,希望在‘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能针对试行时期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逐步进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实施阶段。”
新京报记者 张畅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