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红利不再,下错注的华大基因囤货等天时

上市第五年,华大基因营收规模首度下滑。

4 月 23 日,国内基因检测龙头华大基因发布了 2021 年年报与 2022 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1 年,华大基因营收 67.66 亿元,同比下降 19.42%;净利润为 14.62 亿元,同比下降 30.08%,据了解,这是华大基因自 2017 年上市以来营收规模首次下滑。而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也延续继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营收 14.3 亿元,同比下降 8.52%,净利润 3.3 亿元,同比下滑 37.06%。

两份财报中,华大基因的利润降幅均大于营收降幅,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在销售额下降近 20% 的情况下,华大基因的销售费用不降反升:2021 年全年销售费用为 12.38 亿元,同比上升了 14.82%;2022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 2.268 亿元,同比上升 8.2%。对于一季度利润下滑的原因,华大基因解释称是新冠业务变化及经营业务增长所致。

二级市场方面,华大基因的股价也从 2021 年 1 月的最高收盘价 177.47 元一路走低,截至 4 月 22 日收盘价为 68.19 元,市值缩水超 450 亿元。

核酸检测变局:海外需求下降,国内竞争激烈

据了解,华大基因的主要业务及产品有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等五大板块。其中,有两项业务都与新冠检测有关,且这两块业务的毛利率都在 60% 以上。

核酸检测红利不再,下错注的华大基因囤货等天时

2021 年,华大基因的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收入同比大增 73.01%,成为增速最大的业务。但同期,占据华大基因营收半壁江山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的收入却同比下降了 39.2%。

据了解,疫情期间,华大基因输出的精准医学检测服务产品主要是大规模核酸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火眼” 实验室。截至报告期末,华大基因的新冠检测产品矩阵已覆盖全球超过 180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启动 “火眼” 实验室近 100 个,分布在全球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 年,华大基因的相关检测试剂盒均获得了欧盟 CE 准入资质。

但海外拓展用力过猛也正是华大基因整体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地区来看,2021 年,华大基因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实现的营业收入是 28.85 亿元,同比微增 3.08%,但其在公司主营业务中占比却由去年同期的 33.33% 一跃提升至 42.63%,增长幅度近 10%,原因是华大基因海外市场 2021 年整体营收规模为 38.82 亿元,同比下降超过 30%:其中占比最大的亚洲(含中国港澳台)及大洋洲市场 2021 年营收为 25.11 亿元,同比下降了 33.52%;美洲市场虽在营收中占比不到 10%,但其营收规模也下降了 48.09%;相比之下,欧洲及非洲市场表现平稳的,2021 年营收 9.39 亿元左右,同比下降了 5.15%。

这背后原因在于,除了中国大陆地区因疫情反复且坚持清零政策,核酸检测需求仍略有上升之外;海外国家多实行群体免疫,放开新冠抗原自测致使核酸检测试剂盒需求大幅下降。同时,全球核酸检测试剂盒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与 2020 年的高基数相比,华大基因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收入确实呈现大幅度下滑。

2022 年一季度,华大基因经营活动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 1.32 亿元下降为-6.74 亿元,主要原因是战略储备新冠核酸和抗原检测产品相关原材料采购款支出增加。今年 3 月份,华大基因子公司华大因源生产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在国内药监局获批上市,曾给华大基因股价带来显著的短期提振效应。

结合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反复的时间节点华大基因大举囤积原材料可能是为了应对国内短期激增的新冠检测需求但此举能否在国内日趋激烈的核酸检测竞争格局中继续给华大基因带来更多的订单乃至营收指标的显著改善,还有待时间检验。

常规业务稳中有增,基因测序仍是核心成长点

除了与新冠有关的业务变化以外,华大基因的其他常规业务依然呈现平稳健康发展。

在检测业务增量新技术突破以及产品更新迭代等多重因素的助推下,2021 年,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营收为 11.92 亿元,同比微增 1.24%。截至 2021 年末,华大基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量已突破 1000 万。另外,华大基因升级了安馨可新生儿遗传病基因+代谢筛查产品、耳聋疾病基因诊断临床解决方案和全外显子组检测产品、发布 CNV-seq 智能化解读云平台,并在辅助生殖方向进行了基于 PGT-A 的本地化解决方案的扩充,推出了基于全基因组的全面解决方案。为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增长、迎合三胎政策,华大基因还计划增加基于测序技术的胚胎植入前检测服务。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是华大基因的硬核科技业务板块,2021 年,华大基因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营收为 6.42 亿元,同比微增 2.5%。2021 年,华大基因持续推动基因科技支持临床科研的发展,中标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采购项目。同时在体外基因组拼接技术的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体外合成长度超过 200kb,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肿瘤防控领域,华大基因 2021 年实现业务收入 2.8 亿元,同比增长 18.12%。2021 年华大基因拓展了包括妇科肿瘤以及血液肿瘤领域的产品布局,推出了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2021 年 6 月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华见微®肿瘤 MRD 定制化检测产品;2021 年下半年上线白血病基因检测产品 “华雪安”,可同时实现 DNA 及 RNA 的共同检测,为白血病患者的分子分型、精准用药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2021 年 1 月,深耕基因组学 20 多年的华大基因在基因组高性能计算领域再获突破性进展。华大的 LUSH 基因序列比对加速工具集成功实现 6 分钟完成 30X WGS 全流程的分析任务,相较于 GATK 标准计算时长提速 300 倍,再度突破计算极限。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前瞻性布局始终是华大基因的技术优势”,纳斯达克主板公司尚高生命科学集团CEO 詹佳瑞表示,华大基因未来的核心成长因素,主要在于肿瘤治疗和基因测序领域。另外,能否运用其在全球建设的 100 个 “火眼” 实验室来进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也考验着华大基因的业务潜力。

但作为一家本土基因测序企业,华大基因在出海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基因领域的数据限制。此前,华大基因也曾因触及国内的基因领域数据安全问题产生诉讼。预计未来,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将有增无减,华大对于 “火眼” 实验室的数据处理也引发业界关注。

华大基因有其先天的技术优势,但其未来的技术重点会偏向检测而非治疗,传统业务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将会是其新的增长点。长期来看,新冠检测业务只是一项偏门收入,不是长久的利润增长点。基因检测等新业务的市场认可度正在加深,但新产品的布局、研发到产出、应用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应该作为华大基因长期的重心。

小结

疫情短期内不会消失,核酸检测需求依然存在,华大基因 2022 年的业绩仍然取决于各国疫情形势及政策的变化。除了新冠检测业务预计将继续下降之外,因客户无法到实体机构进行检测,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业务收入也将受到影响。

当下,华大基因的 “火眼” 实验室仍只是是疫情防御的手段之一,很难作为赢利点。若将其搭建的海外平台与渠道只用于新冠检测业务将会造成严重浪费,但若能将其用于新的检测产品和业务的推广,将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93 字。

转载请注明: 核酸检测红利不再,下错注的华大基因囤货等天时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