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8月31日,潍柴动力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内容显示,上半年,潍柴动力实现营收1263.9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长37.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国内外疫情反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潍柴动力业绩如何做到稳步提升?
科技赋能 发挥规模效应
一直以来,潍柴始终把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之一。而利润增长又与产品竞争力、销量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潍柴持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升级为抓手,抢占市场份额。
据悉,2021年上半年,潍柴研发投入超46亿元,位居行业榜首。在潍柴看来,企业盈利与自主掌控的科研成果成正相关;销量的增长取决于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否为客户创造高收益。
潍柴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潍柴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是技术创新驱动的“排头兵”。以潍柴国六发动机为例,得益于雄厚的技术积累,与竞品相比,油耗降低了1-2L/100km,切实为用户创造了收益。
另外,依托科研创新的赋能,为潍柴提前掌握技术储备,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精准预判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其与整车厂开展产品定制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同时,潍柴苦练“内功”,通过降本增效,提升利润率及产品竞争力。该负责人强调,2020年,潍柴发动机销量已突破了100万台销量大关,拥有无可比拟的“规模效应”优势,可根据不同细分市场开展针对性研发,从供、产、销全方位降成本,赋能利润提升。
协同发展 打造产业集群
受到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和外部投资环境愈加复杂的叠加影响,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与日俱增。尤其是,三季度重卡行业销量持续走低,行业面临着需求透支、后劲不足的风险。
面对行业的周期性回落,在潍柴看来,发动机、动力总成等传统业务板块,要聚焦市场份额的提升,巩固“龙头”地位;大缸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要发挥战略优势,在收入和利润方面接续发力,起到补充作用。
“虽然重卡行业需求面临下滑,但潍柴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周期结构和区域结构,新能源、新科技、新业态不断突破,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该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潍柴抓住国内数据中心、油气田等市场机遇,逐步释放市场红利,营收显著增长;在液压方面,潍柴依托在工程机械、农业装备领域的市场优势,在挖掘机、搅拌车、装载机等板块实现销量突破。
另外,在智能网联方面,潍柴以凯傲、德马泰克、清智科技为“先头阵地”,布局数字化转型,发力智慧物流、智能驾驶等后市场业务;并依托规模效应的大数据优势,以“新零售”的思维实现车货匹配,进军后市场板块,培育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潍柴不仅仅是重卡动力生产企业,而是全领域动力方案解决者。”该负责人表示,潍柴在巩固强势业务的同时,新能源板块逐步实现量的发力;液压及大缸径发动机板块逐步实现利润的发力;海外业务整体营收结构更加均衡,更加趋于多元化,保证了潍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布局未来 “两条腿”走路
近年来,大气环境治理愈加趋于严格。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大气污染的深度治理。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首当其冲。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内燃机市场,企业“一刀切”终止燃油动力的研发并不切合实际。潍柴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企业发展使命,在发动机燃料类型的研发上,实施‘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布局,主动引领技术升级。
一方面,在传统能源领域,潍柴不仅前瞻布局,而且不断提高排放标准。前不久,潍柴国六发动机产销突破40万台,位居行业首位;同时,在全球率先研发出了热效率超过50%的柴油发动机并实现了商业化落地,为传统燃油动力绿色发展打造了范本。
另一方面,潍柴持续发力纯电动、混动以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从2016年开始,潍柴便开始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研发,并在技术层面自主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空压机等核心技术。
据介绍,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潍柴不仅实现功率50-160千瓦全覆盖;而且牵头承建了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研发格局;并且其整合行业优势的氢燃料电池车在全国示范运营里程将近1000万公里,切实推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如今,潍柴持续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巩固现有优势领域;在新兴战略板块苦炼内功,蓄力突破,已经形成了集发动机、动力总成、智慧物流为一体的动力供应“航母”。站在新起点上,下半年潍柴动力又将跑出怎样的“潍柴速度”?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