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祥生控股集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业绩公告。同日,祥生控股集团(或简称“祥生”)举办业绩会,祥生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弘倪主持,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韩波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谈铭恒出席。
2020年,即便受到疫情影响,祥生控股集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来自业绩公告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祥生总收入为466.38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为26.46亿元,同比增长14.4%;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43.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9.1%。
年报同时披露,为回报股东的信赖与支持,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0分,派息比例预计约为归母核心净利润的19%。
种种迹象表明,这家高增长的房企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期待。
销售、土储丰收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祥生控股集团权益合约销售额约为781.68亿元,同比增长25.1%;权益合约销售面积约为567.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权益合约平均售价约为1378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2.0%。
分区域来看,浙江、泛长三角区域及其他区域的合约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8.7%、22.8%和8.5%,主要布局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从城市看,绍兴、杭州、宁波、温州和呼和浩特的销售额位于前五,分别占集团销售额的19.6%、18.6%、7%、5.7%和5.6%。
拿地方面,祥生坚持立足浙江省,深耕长三角,在保证稳定健康增长的同时,将战略眼光放到全国各地高潜力城市上,并提出了“1+1+X”的全国布局策略,即浙江+泛长三角+重点潜力城市布局。
截至2020年末,祥生新增土地储备46个,合计总应占总建筑面积为696万平方米,已收购地块的平均土地成本约为每平方米4837元(按建筑面积计算)。
祥生还在年内新进入布局合肥、南昌、南通、宁波等城市,全国化布局进一步深入。
而当下,祥生正在持续通过投资与土储结构的优化,逐步向未来“1+1+X”战略下“442”的新格局靠拢。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全国11个省份45座城市拥有218个项目,应占土地储备总量为2332.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稳中增,其中浙江省占48.2%,泛长三角地区占38.5%。
对于正在推行的集中供地模式及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在业绩会上,韩波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22城集中供地政策对于祥生来说是利好政策,亦有利于整个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他解释到,首先,集中供地政策有助于公司获取更全面的土地信息,尤其是获取22个重点城市中祥生控股还未进入的城市的土地信息;其次,集中供地政策能够提升全行业房企合作开发比例;最后,集中供地政策有利于资金实力强、融资成本低的企业拿地,对包括祥生在内的TOP30房企来说,意味着未来将获得更大、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融资结构优化
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祥生控股集团多项财务指标持续优化。谈铭恒介绍道,2020年祥生净有息债务约为218.72亿元,同比微增1.4%;权益总额约为160.37亿元,大涨168.4%;净负债率为136%,下降225%;现金短债比为1.1,保持在“三道红线”内。
祥生的财务结构、债务结构也在不断改善。谈铭恒表示,祥生特别重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致力于延长债务的久期,控制综合的融资成本。伴随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项目数量稳步提高,近三年净有息债务的余额相对稳定,体现了公司对于债务水平严格管控能力。
而祥生的债务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持续提高。谈铭恒称随着祥生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公司长期融资比例会继续提升,使得长短债务的比例更加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祥生登陆资本市场后,招银国际、建银国际等各大投行,基于对祥生的持续增长能力、全国土地布局与财务健康水平等的长期看好,纷纷授予祥生首次买入评级。据公开信息显示,自3月15日起祥生控股集团已正式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并生效,体现出资本市场对祥生控股集团财务稳定性、安全性与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祥生还与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信托公司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通畅的融资渠道对公司的稳健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陈弘倪在业绩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提高还需要时间去完成,行业还处于稳定上升的阶段。同时在目前行业调控下,政策的目的是希望房地产稳定健康的发展。基于行业本身发展和政策调控,资源会更集聚,向优秀又品质有运营能力的公司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