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近日,国务院召开首场以稳外贸工作为主题的座谈会,对稳外贸举措进行了专门部署。会议要求,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议还提出,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解决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
保住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增长率预计为-4.9%。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更为严重,预计复苏将比之前预测的更为缓慢。而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至32%。今年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继续下挫到87.6,创出这一指数推出以来的新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包括将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转到线上举办、新增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等。此次座谈会则传递出稳外贸将再度加码的信号。
在座谈会上,格兰仕、东方国际、东软集团、好事达、执御信息、嘉逸志友等企业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结合各自所在的家电、服装、医疗设备、家具、跨境电商平台、摩托车等领域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情况。
会议指出,要按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
会议强调,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更好支撑就业稳定。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出台稳外贸新措施是基于疫情将对外贸产生持续冲击考虑而作出的对冲。此次会议尤其强调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因为这类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且数量庞大,关系着就业与民生。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表示,大型骨干外贸企业不仅承接了大量就业,而且还能推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纾困。所以,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不仅能够稳外贸,而且有助于保就业和保护市场主体。
加快退税进度 加强金融支持
会议提出,完善出口退税方式,加快退税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解决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继续挖掘通关便利化改革潜力,优化对外贸企业服务。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协调,畅通国际货运通道,开辟更多方便商务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
实际上,今年以来,稳外贸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从今年3月20日开始,1084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380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退税率提高的同时,退税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8个工作日以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全国累计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超过6300亿元,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外贸企业的资金流压力,让外贸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在加强金融支持方面,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近期,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包括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等政策;地方政府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包括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来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采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供给力度,创新金融产品种类,为外贸企业输送金融活水。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完善和加快出口退税,有助于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实现资金回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金融支持,可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解决流动性困难。
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针对关键的人流、物流提供便利通道,促进货运畅通,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推动形成疫情下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帮助外贸企业克服各类外部性冲击。一揽子新举措紧扣稳住外贸基本盘这个主题。
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会议还提出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多元投入建设海外仓,加大对带动中小企业出口的外贸服务平台的支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实际上,尽管传统外贸形势严峻,但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却在疫情期间逆势激增。数据显示,一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额增长了34.7%、通过市场采购方式出口增长了50.9%。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代表着未来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其比重仍然较小。不过,受疫情的冲击,传统外贸与外贸新业态此消彼长,加之政策面的扶持,有望迎来加速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契机。
商务部部长钟山此前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今年将加快推进各种试点,特别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从原来的59个扩大到了105个。6月13日,海关总署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0个地区的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新增两个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方式代码。
刚刚结束的广交会则演绎了一场云端盛宴,成为培育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的一次生动实践。有参展企业通过10天每天24小时200多场次不间断的直播,累计获得全球客户点赞超过30万人次,是传统广交会访问人次的25倍。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疫情蔓延,倒逼海外营销企业加速线上化、数字化进程,也加快推进外贸企业获客方式互联网化、线上化。在新形势下,网上销售、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正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