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研究员升任国君策略首席,从业仅4年,所长黄燕铭最得意弟子之一

“恰如后浪,奔涌而来”。

9月10日,90后分析师陈显顺正式接棒李少君担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资料显示,陈显顺出生于1992年,2016年入职国泰君安研究所,4年后便晋升为首席策略分析师。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在写给陈显顺的寄语中说:“陈显顺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这一次,国君策略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上,我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年轻是他的资本,专注是他的标签。恰如后浪,奔涌而来。”

近期,陈显顺已经领衔署名发表了《短期承压:周期为盾,科技为矛》、《从低价股出发,再议风格》、《如何理解人民币升值,外资却在卖股票》,主要关注风格转换、外资流出等热点问题,从研报上来看,陈显顺认为中期市场将以震荡为主,周期板块将短期占优,逢跌加仓科技。

90后接任国君策略首席

90后研究员升任国君策略首席,从业仅4年,所长黄燕铭最得意弟子之一

黄燕铭对陈显顺评价颇高,在写给陈显顺的寄语中,黄燕铭表示,从“400点大反弹”、“5000点不是梦”到“暂避险滩”、“周期消费五波走”,再到“竞争优势边际提升的龙马行情”……国君策略卓越的远见、准确的研判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陈显顺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这一次,国君策略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上,我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年轻是他的资本,专注是他的标签。恰如后浪,奔涌而来。

李少君或转战国君资管

原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等都在朋友圈转发了陈显顺的文章。

李少君在朋友圈转发的时候留言“根据组织安排,我将奔赴新的岗位。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的策略团队,支持我们的新旗手。”

90后研究员升任国君策略首席,从业仅4年,所长黄燕铭最得意弟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李少君发布该朋友圈时定位为国泰君安资管,有国泰君安人士也向记者确认,李少君后期或将转入国泰君安的资管业务部门。

公开信息显示,李少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任宏观经济研究员;2010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所,历任银行业和金融行业研究员。他擅长宏观经济分析、资产定价与投资组合理论,并对政策有独特的分析视角。

90后券商首席已不罕见

从当前的市场来看,90后券商首席已不罕见,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为1992年出生,国盛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刘高畅为1990年出生,2020年2月正式履新浙商证券银行组首席的梁凤洁更是1994年出生。

“年轻研究员担任首席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近些年券商研究团队扩容,给了很多年轻人展示能力的舞台,二是券商研究吸引了大量高知高能的年轻人才,一部分年轻研究员确实展现出了超强的研究能力。”一家大型券商的研究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近些年券商人才培养的趋势上看,不少研究员在校期间就在研究所实习多年,也加速了研究人员的成长。比如梁凤洁2017年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实习,2018年7月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硕士毕业后,正式入职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

短期看好周期股防御功能

9月6日至今,陈显顺已经领衔署名发表了《短期承压:周期为盾,科技为矛》、《从低价股出发,再议风格》、《如何理解人民币升值,外资却在卖股票》等研究文章。

在《短期承压:周期为盾,科技为矛》的文章中,中美风险高峰将至使风险偏好难以提升,短期市场承压,盈利修复支撑下中期震荡格局不改。配置上震荡抱周期,逢跌加科技,关注银行、建材、机械、家电、汽车、新能源。

文章指出,短期承压,中期震荡格局不改。中美风险事件的高峰将近,使市场风险偏好短期难以提升。美股震荡加剧对A股及北上资金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美股下跌空间有限,及国内经济复苏的优势,美股冲击影响可控。震荡格局,盈利端支撑A股难以跌破震荡区间下沿,但考虑到A股当前的估值及结构特征,向上突破区间上沿难度也较大。

策略上,一是震荡抱周期:流动性让位于信用下的上策。目前流动性已经收紧,信用是周期具备抵抗性的关键。二是逢跌加科技:政策预期+盈利周期对冲外部风险。短期内风险偏好下行压制科技板块,但打造“内循环”下,市场预期将逐渐转向政策足以对冲科技板块面临的外部冲击,使科技的预期底有望提前出现。当前科技总体估值不贵,机构也仍有一定加仓空间。科技赛道间差别较大,从盈利与估值匹配性及盈利修复顺序看,当前科技中新能源>消费电子>云计算>IDC>半导体。

《从低价股出发,再议风格》是陈显顺和另一位分析师洪烨共同署名,对当前市场热点的低价股大涨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低价股异军突起:要从忽视到重视”。

文章中进一步分析,在窄幅震荡格局之下,伴随制度红利奠定波动率基础,“在宽松中消灭低价股”,本质是低估值补涨思路。结合低价股和全部A股的估值盈利分布看,低价股核心集中在低PB,ROE并非核心。这其中隐含两条可能思路:第一,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低估值补涨,因此PB低更关键。第二,经济快速修复预期下,“好会更好”、“差的也会好”,从而淡化“大小之别”,使得ROE变得不重要。后者,是带来“大小风格之辩”的关键。

不过文章也提醒,小市值风格当前仍头悬利剑,中美等风险预期落地是必要前提。未来2周可能为中美风险事件的高峰,这使得市场风险偏好短期难以回升。树不会长到天上,极致终将回归。

第三篇文章《如何理解人民币升值,外资却在卖股票》是9月11日最新发布,陈显顺和方奕共同署名,主要是讨论当前市场的外资动向。

文章表示,近两个月,FICC市场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人民币升值,接近6.8;一个是中美利差扩大,创10年新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中国资产吸引力上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与之相对的是近两个月来以北上资金为代表的海外投资者持续抛售A股,成为当前A股市场微观结构恶化不可忽视的力量,逻辑与现实的背离困扰诸多国内投资者。

研究报告指出了外资卖出的两个原因:一是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二是海外投资者重仓股高估值隐含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溢价低,风险预期下补偿不足。外资偏好组合估值显示外资重仓股估值已达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并于4月后快速拉大与非重仓股的估值差异。估值贵不是卖的理由,而是相对于利率上升与风险预期的变化,当前其重仓股偏高的估值隐含的预期收益下降,风险溢价接近历史低点补偿不足,进而北上流入波动。

该报告指出,从短期的维度看,外资流入的修复与否核心在于风险预期,一看中美关系边际缓和/改善的节点;二看市场风险释放的水平是否足够。但是,当前的风险预期并不意味着外资将系统性的减持中国股票,配置结构在目前更凸显重要性。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化的进程仍在深化,从长周期的维度海外投资者增持中国A股的趋势并没有结束。

百万用户都在看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74 字。

转载请注明: 90后研究员升任国君策略首席,从业仅4年,所长黄燕铭最得意弟子之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