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结构反映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阶段。把握市值结构演变应该是中长期投资最重要的视角。从长期角度,投资应该和符合“大势”的行业一起。
美国的市值结构演变体现了美国逐渐从制造大国转向科技医药消费大国的过程,美国霸权的核心体现是美国科技公司在全球的垄断地位。美国经济通过“进口原材料和低端工业品→出口高端设备和工业品、软件及互联网服务”的模式,在科技领域建立了新的全球霸权和统治。于是,高端设备、半导体、软件及操作系统、互联网公司成为和美元霸权一样的统治工具,成为美国的“核心利益”。
与普遍认知不同,日本看似在美国打压后陷入了衰退的二十年,而实际上,在金融泡沫破灭后,日本开启了“双循环”之路,“国内循环为主,海外占领高端,发展独立消费医药”的调整路线。日本在过去10年,资本市场市场仍然不断涌现优秀的新鲜血液,日本在高端设备、材料领域的优势很大,在医药医疗消费品领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在制造业和消费领域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
中国市值结构自2009年开始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消费科技医药不断崛起,当下的中国公司应该是发展非常均衡,传统行业有优势,新兴消费科技医药快速发展。中国的优势行业集中在地产、建筑、材料、银行、食品饮料(主要靠白酒)、耐用消费品及服装(主要靠家电)、运输、互联网、电子制造等。中国的短板行业主要在消费领域的品牌消费服务、线下销售渠道;制造业领域的高端工业设备和材料、工业服务、工业及办公软件;科技领域的半导体、操作系统及软件、军工、媒体内容制作;医疗保健领域。
2018年开始,中美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对应的,高层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和演绎的逻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很多领域我们必须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建立起内循环的基本体系。融入全球体系同时又不依赖全球体系,应该是双循环的核心要义。有些领域是必须要有,有些领域是也可以强。包括但不限于 :
消费品双循环:国产消费和服务品牌崛起、线下渠道霸权建立、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 工业制造双循环:从设备到软件到原材料国产体系的建立、工业品渠道和服务的建立; 科技双循环:新一轮科技革命叠加国产崛起背景下,核心生产设计环节的自主可控; 医疗双循环:医疗服务消费升级,国产创新药、器械、耗材的崛起。上述领域涉及的二十二个细分子行业,应该是未来市值成长空间之所在。
【风险提示】相关细分行业静态估值过高;短期市场波动加剧。
(文章来源:招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