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原油宝”产品推介宣传违规误导投资者,暴露行业风险管理欠缺

财联社(上海,记者 孙诗宇)讯,近期,美国CME交易所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出现负值结算,由此出现的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引起国内投资者的强烈关注。

6月2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公布《原油宝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认为,银行开展的“原油宝”及类似业务,是面向个人投资者、实行现金交割、价格挂钩场内交易期货合约的场外衍生品业务。此类业务存在降低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客户评级和产品评级违反适当性原则、产品推介宣传违规误导投资者、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我国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鉴于在中国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我们应当培育和发展本土交易商队伍、培育和发展境内的用户市场、发展面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对于一般零售客户,可通过资产管理产品介入衍生品类业务。”课题组认为。

课题组建议,应将场外衍生品业务监管纳入统一的功能监管体系,将产品开发纳入行业协会市场自律管理体系,完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维护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要以投资者为中心,按照风险程度统一适当性标准,完善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监管,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课题由CWM50学术总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吴晓灵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联合牵头。课题成员包括来自国内外高校、协会、交易所、银行、期货、基金、私募、律所等相关单位的多名业务和研究专家。课题最终形成了《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自4月“原油宝”问题爆发后,也有多名专家及人大代表等就对其暴露的问题作出评论和意见。

在4月25日举行的在资管新规两周年研讨会上,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机构与投资者间的很多问题的核心,是把金融产品卖给了错误的对象。要审慎对待期权、期货等一些高风险、专业化投资工具的创新运用。”尚福林指出,要把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强化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宣传销售、信息披露、服务收费、投诉处理、声誉管理、社会责任等重点环节的规范和管理,形成金融机构和消费者间的良性互动。

此外,根据财联社5月24日消息,近期发生的“原油宝”事件凸显了我国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市场的迫切性。今年全国“两会”上,由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杨绪松牵头,多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拟联名提交建议,建议联合港澳在深圳建设期货交易所,参与国际定价权竞争。“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在深圳建立期货交易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78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原油宝”产品推介宣传违规误导投资者,暴露行业风险管理欠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