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两桩收购案遇阻 蒙牛千亿元营收目标何时实现?

由 展东明 发布于 财经

“买买买”是我国乳业巨头蒙牛的一大标签。近一年多以来,蒙牛将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收入囊中,又试图入资日本麒麟控股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子公司雄狮乳品饮料公司(以下简称雄狮)和“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不过后两桩收购案却出现“难产”,这对蒙牛实现千亿元营收目标有何影响?

收购雄狮受阻

8月25日,蒙牛公告表示,鉴于2019年11月25日公告中所述的其中一项条件未能于先决条件届满日期内达成,双方已同意终止蒙牛收购雄狮的交易。

据了解,雄狮是澳大利亚第二大乳企,拥有多个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标志性乳业品牌,包括乳饮料、酸奶、低温果汁及植物饮料等。2019年11月25日,蒙牛对外披露将以6亿澳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现金全资收购雄狮100%股份。

不过,这笔收购最终未能通过澳大利亚投资审批委员会的审批。8月20日,澳大利亚媒体曾报道表示,澳大利亚将不批准蒙牛从日本麒麟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雄狮。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蒙牛当年意欲收购雄狮是想借助澳大利亚的资源开拓东南亚市场,此次收购的终止会延缓它的国际化进程。

“撤资”妙可蓝多

而在宣布收购雄狮失败的前一天,蒙牛刚公告表示停止认购妙可蓝多。据悉,今年3月,妙可蓝多发布定增预案,拟通过向吉林省东秀实业有限公司(妙可蓝多实际控制人柴琇控制)和蒙牛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而8月24日,妙可蓝多公告终止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新的认购方只剩柴琇控制的公司,蒙牛已然“撤资”。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蒙牛公告表示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时就曾引起热议。彼时妙可蓝多正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存在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并多次收到上交所问询。市场评论认为,蒙牛只是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而没有实际控股,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而如今蒙牛选择不再对其增持,自然使人联想到蒙牛不看好妙可蓝多未来的发展。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蒙牛选择不再增资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妙可蓝多估值偏高,从财务角度看,蒙牛此时增资时机不对。更为重要的是,妙可蓝多的业绩很可能没能让蒙牛满意,因此蒙牛选择不谋求控制权。

妙可蓝多这几年净利润连续增长,但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很大。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Wind)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妙可蓝多扣非经常性损益出现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1357万元和1219万元。

千亿元营收目标何时实现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在入股妙可蓝多之前,蒙牛已有奶酪业务,因为我国奶酪市场的发展空间有限才停止生产。实际上,蒙牛入股妙可蓝多、贝拉米等只是为了做大集团营收,实现“千亿元营收”目标,并追赶对手伊利,毕竟蒙牛只通过市场常规增长很难实现目标,只能利用收购手段。

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蒙牛此前收购贝拉米或许只是看中了其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壳,从而能够把在澳大利亚收购的Burra Foods Pty Ltd(以下简称Burra)及计划收购的雄狮集体打包上市融资。

兴业证券报告显示,通过并购,蒙牛将整合旗下贝拉米、雄狮、Burra等澳大利亚业务,形成近百亿元收入规模的集团,有望打造澳大利亚第一大乳企。同时,收购也会为蒙牛冲击千亿元营收目标再下一城。

据悉,近几年以来,蒙牛和伊利的营收差距不断扩大。万得数据显示,2016-2019年,蒙牛和伊利的营收差距分别为65.1亿元、77.6亿元、103.8亿元、110.6亿元。

注:文/周子荑,网站:中国商网(ID:www.zgswcn.com),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