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1日开始,法国逐步松绑了近两个月的“封国”措施,数百万民众也面临着“如何安全性地与病毒共存”的新问题。与此同时,随着“解封”计划的开启,围绕“法国能否借此挽救经济”的讨论也激烈地展开……
一方面,以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为首的声音指出,自法国政府宣布解除禁足令以来,法国经济将分阶段重启,目前正在缓慢复苏;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声音认为,法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仍道阻且长。
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初步估计,该国今年一季度GDP将出现历史性的萎缩,跌幅或达5.8%;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以及奥地利则分别下滑5.2%、4.7%、3.9%和2.5%,德国公布的数字预计为2%;也就是说,作为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的法国,面对疫情的冲击似乎已在经济上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而要填补这一大块丢失的部分,难度也将更大一些。
实际上,回顾法国近代的发展历程,该国也曾经历过多次的经济阵痛、面临着多重的经济挑战;基于此,本文就将通过对之前法国数轮“经济疲弱”进行分析,探究疫情影响下,法国经济复苏道路是否真的面临巨大的难题,而该国又将使出哪些措施实现破局?
1.黄金30年:战后法国经济实现超高速增长
1945年,法国虽然赢得了二战主要战胜国的身份,但在经过了长达6年的破坏、以及德国的残酷掠夺之后,法国早已遍地疮痍、百废待兴——粗略估算损失了近2万亿法郎的财富,并且1944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仅为战前的40%,工人大量失业,工业生产出现了“倒退”的局面。
二战结束后,法国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作为战前的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法国拥有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虽说经过6年的停滞有所折损,但终究工业“底子”还在,这也为战后法国工业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仅4年之后,1949年法国已基本恢复国民经济,其工业生产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也在逐年攀升。
然而,真正让法国经济实现起飞的,还应归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彼时,前面已经完成的两次工业革命已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无疑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并在客观上“要求”各国于经济层面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另一方面,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欧洲不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这也让欧洲各国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要想从严重的危机中解脱出来,欧洲内部必须联合起来。也正因为此,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也开始变得势不可挡。
而在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法国则凭借坚实的工业底子、加之主动融进欧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潮中,再度成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并实现了长达30年的超高速经济增长。
这一说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工农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法国将石油化工、电子和机电、汽车、通讯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列为发展的重点,并加大投资力度,以此为龙头带动工业的全面发展。
当时,法国对机电设备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性投资,每年的增长率就高达13%-16%,而彼时整个经济部门的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还不到这的一半;另外,家用电器、汽车、通讯等部门的投资也均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法国还在农业上持续增加投入,为法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第一、二产业的强势带动,1959年至1974年,法国GD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7%,远高于当时的美国、英国和德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高速经济增长;而若按当年的价格计算,1973年法国GDP则首次突破1万亿法郎,人均GDP也首次突破2万法郎,并且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8%以内。
其二,工农业产品的自由流通。在法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也势不可挡,这也为法国日益增多的工农业产品开辟了一个高达2亿多人口的可自由流通的市场。据统计,从1958年至1973年,仅法国农产品对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出口,就从原先的2.23亿欧洲货币单位,增加至40.83亿欧洲计算单位,增长了17倍以上。
总的来说,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经济在这一时期里迅速振兴,并超乎想象地蓬勃发展,甚至一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带领欧洲增长的“火车头”,而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法国的“黄金30年”。
2.由盛转衰:法国经济长期“零增长”,背后存在3大阻碍因素
然而,沉浸在30年高光时期的法国可能没有想到,仅转眼间,一场新的“风暴”就已悄然来袭。
5年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内部发生剧变,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再加上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原油产量剧减,油价也在1979年开始暴涨,并持续半年之久。两次石油危机的叠加成了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法国经济也出现了反复衰退。1979年,法国经济增长率由6%左右下降至3.25%;1990年爆发第三次石油危机,法国经济则再度下降至2.25%,随后两年进一步降至1.2%左右。所幸,在1994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法国经济有所回血,到2000年甚至飙升至4.1%。
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到欧债危机爆发之后,在这同样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经济一直处在漫长的增长乏力的状态。那么,在了解了并不“太平”的外部环境之后,从法国内部的经济结构来分析,可能存在阻碍该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的负面因素,究竟还有哪些?
(1)制造业衰落
法国经济由盛而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成也制造业、败也制造业。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35%,这是法国经济振兴的一大决定性因素;但近几十年来,法国过度注重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机遇,从而逐渐忽视本国产业的发展,使得实体经济发展日渐衰落,反而是虚拟经济规模过度扩大,造成了“产业空心化”现象。
数据来看,2000年,工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份额已下降至18%;到了2009年,这一数值再降至11%,而相邻的德国当时始终是发达国家中工业和制造业比例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至今仍是欧元区表现最好的国家。
伴随着工业增加值比重的不断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业,其增加值的占比则从55%持续增长至70%左右——这或许也是法国经济难以维持超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但服务业这一相关性却没有那么强,这也导致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生产效率提高放缓,其拉动的经济增长能力也相对较弱。
(2)劳动力难题
法国经济重心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并非没有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法国过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之外,产业结构变迁还与该国的人口结构变化有着巨大的关系。
战后婴儿潮在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大批的劳动人口,由此所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也成了推动当时法国工业振兴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在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涌入市场的情况下,法国工人工资下降与就业压力等问题也随之显现;于是,早在1895年就已经成立的法国工人工会,也开始发挥其作用,力保工人的工资以及福利水平。
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反过来看则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意味着法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当时正值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趋势的突飞猛进期,法国制造业也持续面临国际竞争压力。
为了解决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人口短缺的问题,法国也不断放松移民限制政策,希望从移民中获得劳动力的补充。但需关注的是,法国的移民大多来自非洲等国,移民劳动力对工资的要求不高,自然威胁着法国本土工人的工作机会;而这种竞争压力的增强,则再度激起工会的“保护”。
可以说,制造业成本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引入移民而得到解决,反而是在服务业中,由于大多数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基本不存在工会,所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也有利于吸收移民补充劳动力,这就使得法国经济结构的重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3)高福利制度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着法国的产业结构,近几年还在该国国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2019年12月5日,法国爆发25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大罢工,这场罢工以反对政府养老制度改革为诉求,对法国的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多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并法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据悉,此次大罢工的规模一度超过了2018年的“黄背心运动”,直接导火索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动的养老金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则是废掉法国养老金的“多轨制”。
何为“多轨制”?这是法国政府与工会长期博弈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养老金体系,简单来说即是——为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提供待遇高、退休早、缴税少等优惠措施,使部分行业的退休人员长期享受着远高于平均水平的薪资待遇。
然而,这种严重失衡的养老金体系,也持续拖累着政府公共财政平衡。正如马克龙此前的公开发言,高福利制度给法国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如今法国养老金赤字高达44亿欧元(约342亿元人民币),法国用在国民退休保障上的开支已经占GDP的14%;如果不实行改革,在2022年,养老金赤字将突破100亿欧元(约778亿元人民币)。
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则很有可能引发债务问题。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就曾警告法国,其仍未能削减原本已经高企的公共债务,而该国2020年和2021年的预算赤字或将占到GDP的2.2%。此番言论也验证了前文提到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法国已是“欧洲心脏的定时炸弹”,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
更加艰难的是,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欧洲则沦为疫情的“震中”,即便是当前法国已开始陆续复工复产,但疫情对该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所激化的社会矛盾,显然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在多重困境的叠加之下,法国又会通过哪些手段在经济层面上实现破局?
3.经济持续低迷,法国欲从3大方面入手破局?
第一,改善就业。
马克龙此前曾承诺要在2022年前将法国的失业率降至7%,即降至金融危机前的最好水平;随后,其顶着巨大争议放宽了法国劳动法,削减企业税,并推行法律鼓励企业雇佣员工,在失业救济金方面也做出重大调整。在上述措施之下,2019年第四季度,法国失业率降至8.1%,创下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第二,提振信心。
自2017年来,油价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2018年法国石油账单同比增加130亿欧元,再加上欧元比较疲弱,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另外,油价上涨也是“黄背心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而这更加显示出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的进一步降低。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以及缓解国内矛盾,2018年12月5日,法国政府就宣布将拟议的燃油税上调一项从2019年预算案删去。
取消上调燃油税是法国稳定国内信心的第一步。其次,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惨遭“腰斩”,纽约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更是在4月20日跌为历史上的首次负值;世界银行在此前的展望中还预计,今年油价平均每桶35美元,较2019年下跌43%。油价的暴跌似乎能在很大程度上“配合”着法国政府取消油价上涨的承诺,如果达成,显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提振法国民众的信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法国经济增长。
第三,增加投资。
着眼于近几年全球经贸关系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法国早已及时对外推出一些措施,比如减税政策——减税推动法国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急剧增长。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指出,法国在2018年FDI增长了25%,达到370亿美元。实际上,法国经济本身是由内需带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涌入,法国则可以将大笔资金用于发展生产,使其对全球贸易的依赖性降至最低。
尤其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骤然上升;相比之下,推动投资增长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显然更高。也正基于此,一些声音曾指出,在德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法国将是欧洲经济的“新火车头”。
不过,近来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对于外资的态度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保护色彩愈加明显。法国方面已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触发法国外商投资审批要求的股权门槛将从33.33%下调至25%,对于收购案的审批范围也再度扩大。可以见得,在收紧外资投资方面,法国已然动了真格。
可当前,疫情让法国开启了为期近2个月的封锁措施,举国上下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几乎已无“内需拉动经济”可言;再加上,疫情对于国际贸易以及外资投资的限制性影响,法国如今却再度逆势收紧外资投资,恐怕无异于直接切断自身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