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风:35年前,境内首张银行卡在这里“出生”

本文转自【全国党媒平台】;

今年5月份,中国银联发布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20)》。这份报告显示,2019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达189.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银行卡清算市场份额第一。目前,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达84.2亿张,银联受理网络扩展至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银行卡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开始加速向移动端迁移,金融科技与开放生态结合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这一点,大家都有切身感受,现在我们已经很少用现金支付了,“刷卡消费”也在减少,更多的是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手机一扫转账就完成了!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移动支付的基础还是银行卡,需要绑定银卡才能支付。近年来,境内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显著改善,银行卡发卡和受理市场加速向移动端迁移。云闪付APP作为产业合作共赢的平台,也不断丰富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银行卡产业规模这么大,那您知道我国境内第一张银行卡,是哪个银行发的?又是在哪个城市问世的?正确答案是:我国境内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1985年在珠海问世。

大湾风:35年前,境内首张银行卡在这里“出生”

银行卡“问世”后,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当年的《珠海特区报》刊登广告宣传。如今,这份报纸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行珠海分行

去香港探亲,第一次见到“银行卡”

从1985年到现在,35年的时间过去了。从现金消费到刷银行卡、信用卡,再到眼下的扫码支付,改革开放后国人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退休员工、境内第一张银行卡的“倡议人”,周炳志可以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与书写者。

当时,这张左上方有古钱币图案、下半部分是珠海渔女的银行卡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名声大噪。

周炳志自豪地说,这张卡的“诞生”,与自己一次香港探亲密不可分。那次普通的探亲行程,让自己大开眼界:他发现居住在香港的亲戚逛街购物竟然不用付现金。

据周炳志回忆,1978年他正式进入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的前身单位——中国银行拱北办事处工作。1984年,他到香港探亲,哥哥带着他到处逛商场买东西,逛了一圈,东西到手,他却没看到哥哥付现金。

当时,他奇怪地问:“哥,香港买东西可以不给钱的吗?”

哥哥听了乐了:“你没看见我刷卡了吗?刷卡之后他们会去与银行结账的。”

之后,周炳志跟着哥哥又来到一台机器前,把一张卡片插进去,摁几个键之后,里面像变魔术似的出来了钞票。

周炳志说,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银行卡”这个名词,哥哥又给他讲了银行卡的方便和好处。“我虽然没有见过这些新东西,但在银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这些业务的市场前景。我把香港银行卡的申请表格和有关资料全部带回珠海,并向当时的行长顾广提出,珠海也可以搞这些新的金融产品。”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炳志说,“当时,领导听了汇报非常感兴趣,当即拍板同意,让我们出一个方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很快,珠海分行就成立了银行卡筹备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关于卡片的图案还设计了好几种样板。经研究后最终决定,使用左上方为春秋战国时的布币标识,上方印有小篆体‘中国银行’字样的红色面板的设计方案。”

大湾风:35年前,境内首张银行卡在这里“出生”

据周炳志回忆,由于当时国内专用设备紧缺,银行从香港定制了卡板,再使用压卡机在卡板上压上编号、有效期等信息,卡就制作完成了。这张卡的设计样式后来成为一种标准模板,被许多银行模仿、借鉴。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成立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同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正式发行我国境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

当时境内还没有POS

机,发行银行卡称得上是“创举”

推出第一张银行卡的消息不胫而走,短期内引来众多珠海市民的好奇。

“中银卡支持取现和刷卡消费,并允许一定额度内的透支。卡片仅限珠海本地使用,发卡范围也限定为珠海居民和在珠海本地有正当工作的人员。”周炳志说,当时,中银卡分银卡和金卡两种,客户只要在中行存款300元以上,填一份表由单位盖章,就可以办理一张银卡,该卡可透支300元;而存款1000元以上则可以办理金卡,可透支1000元。

当时,珠海特区普通职工一般月收入只有不到300元,而且,那时境内还没有POS机,商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银卡的发行,绝对称得上是“创举”。

大湾风:35年前,境内首张银行卡在这里“出生”

尽管如此,由于刷卡消费避免了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不安全性,中银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企业家客户群的欢迎,而金卡更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发行银行卡, 但与银行卡使用相配套的设施与渠道还未形成。于是,周炳志他们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安装ATM机等相关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没有生产ATM机的厂家,银行毅然决定从境外订购整机在辖区内安装。当珠海第一台ATM机安装好以后,很快就轰动珠三角。”

周炳志觉得,中银卡是珠海特区“敢为天下人先”的具体体现,这张银行卡后来被业界定义为“准贷记卡”,“先存钱后消费”的理念也从那时起被带入珠海人的生活之中。

周炳志自豪地说:“我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工作的30多年里,亲历和见证着这个城市金融业的锐意创新、先行先试——从境内第一张银行卡,到第一台ATM机,再到珠海第一个通存通兑、第一个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一个个第一, 凭的是特区人十足的勇气和卓越的前瞻眼光。”

特区人的勇气和眼光,如今已经在全国发扬光大。2019年,支付产业在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金融科技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兴技术的支付应用及其背后蕴含的商业价值,促进了无人零售、刷脸支付等新业态发展。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监管机构持续推动支付市场开放、规范市场发展、促进市场创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时期内对支付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卡产业将在监管规范、开放竞争的产业环境下,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向更高质量和更大规模的国际化市场迈进。(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耿晓筠)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363 字。

转载请注明: 大湾风:35年前,境内首张银行卡在这里“出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