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IPO:一场被过度包装的上市表演

来源:冷观互联网

还没消化完雷布斯的演讲精髓,冷观君又被贝壳IPO的各种标题亮瞎了狗眼。

这些标题中,不仅有“高光上市” “市值超百亿” “一夜暴涨”等字样的劲爆描述体,还出现“仅次于阿里巴巴” “左晖没有对手” 这样的无节操跪舔体。

据冷观君推测,这家公司的PR部门应该是上市期间最忙的吧。

因为,贝壳上市后,不管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大V,几乎是一边倒地唱赞歌,就连曾经批评过贝壳的“兽爷”如今也贡献了一篇公关稿。印象中似乎只有阿里的公关天团才有这样的操作。每一家媒体用的都是同一张“高光”图片:

贝壳IPO:一场被过度包装的上市表演

上市,对于一家商业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时是决定生死的一刻,因此保证舆情稳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贝壳上市之后,收获这样整齐划一的赞歌,显得有些不太真实。

任正非曾经把华为的公共关系定位为,允许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同时存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保证正面评价有60-70%,负面评价有30-40%。

因为,这才代表真实。

而用力过猛的贝壳,似乎想用这种擂鼓震天的阵势,掩盖着什么。冷观君粗略分析,发现下面几点,供看官们参考:

盈利和上市问题。

根据贝壳的招股说明书,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5.4亿元、4.3亿元、21.8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贝壳找房净亏损额为12.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刚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6.1亿元。

原我爱我家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胡景晖表示,根据贝壳的招股书,贝壳去年亏损了21.8亿,经过EBITDA处理后就变成了盈利29.17亿。

“我只能说贝壳请的这些负责上市的投行和会计事务所太高明了。”

而且,上市前的“及时”盈利,或者说,刚盈利就迫不及待上市,让人对贝壳盈利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

相比于滴滴、字节的沉着淡定,贝壳为何如此着急,比蚂蚁上市都早?

有媒体报道,2016年链家完成B轮融资时,左晖同投资方签订过对赌协议——链家承诺5年内完成IPO,否则投资人将按照(投资价格 + 8%/年)进行回购。而贝壳选择上市的时间点也与这对赌传闻的5年期限吻合。

贝壳号称是要整合资源,通过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但是,目前来看,贝壳找房实际上就是链家+加盟店的网络版。

观察贝壳的运营模式,自营中介服务链家和面向中小中介商的加盟品牌德佑,都被打包到这个壳里,从本质上讲,就是给线下房产中介套了一个互联网的马甲,就包装上市了。这一点,从贝壳过去几年的收入来源可以看出来,二手房的交易佣金依然是“压舱石”。

贝壳引以为豪的ACN(经纪人合作网络)故事里,贝壳是平台方,链家是运动员,其他加盟店是链家爱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贝壳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如何保证公平?

实际上,贝壳找房诞生之后,58同城CEO姚劲波在北京举办“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上,就质疑贝壳找房的垄断行为。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麦田房产等知名房地产中介公司纷纷站队声援。2019年,在浙江金华,百家房地产中介机构甚至共同签署了《反“壳”联盟条约》,希望竭力抵制贝壳找房的垄断和不良竞争。

在贝壳上市之后,姚劲波率先发朋友圈“祝贺”:

贝壳IPO:一场被过度包装的上市表演

不过,姚老板大可不比眼红,因为上市后的第二天,贝壳就迎来了暴跌!

所以,贝壳是否践行长期主义?我们走着瞧。

贝壳IPO:一场被过度包装的上市表演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51 字。

转载请注明: 贝壳IPO:一场被过度包装的上市表演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