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为子公司引入战投 估值、财务数据多处存疑
前有碧桂园16亿增持中集产城5%股份,后有曲江文投增资23亿持有中集产城20%股份。前者交易中集产城估值321亿元,后者交易估值117亿元,前后不足一月时间,估值为何不增反降。
《投资者网》葛凡梅
近期,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000039.SZ)公告不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8月19日,中集集团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股东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发”;02866.HK)、 Broad Ride Limited及Promotor Holdings Limited正筹划转让所持有的部分该公司股权。截至公告日,中集集团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该事项可能涉及到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情况。
公告表示,公司股票于2020年8月1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在中集集团股东筹划股权转让事宜的同时,中集集团也在为旗下子公司深圳市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产城”)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
8月19日,中集集团公告表示,中集产城引入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以下简称“曲江文投”),曲江文投以23.51亿元持有中集产城20%股权;而在此前的8月7日,中集集团也曾公布: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以16亿元增持中集产城5%的股权。
中集集团的股权转让事项具体交易方案尚在筹划中,相关交易尚需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存在不确定性。然而,中集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中集产城已经完成的增资扩股事项,疑云重重:中集产城估值3年翻9倍,而两家战投增资的价格前后不一、差异较大;另外,中集产城2020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降,与2019年相差悬殊。
针对上述情况,《投资者网》试图联系中集集团,根据年报中披露的投资者联系邮箱致函,遭遇邮件退回;此后通过总机多次致电转接董秘,却始终无人接听。
子公司估值超过上市母公司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集产城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蛇口,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为基地,主营产城综合体开发、产业园开发运营等业务,是中集集团八大业务板块之一。
中集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集申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申发”)持有中集产城股份,中集申发与深圳市东方天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天宇”)、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信托”),均为中集产城的原股东。
早在2017年7月,中集产城首次引入碧桂园为战投。彼时,碧桂园向中集产城增资9.26亿元,完成后持有中集产城25%的股权。而中集产城原股东中集申发持股由82%降至61.5%,东方天宇降至7.5%、长安信托6%。根据此次交易简单计算,2017年中集产城估值约37亿元。
三年后,中集产城再次增资扩股。8月7日,中集集团发布公告称,2020年8月6日,中集申发、碧桂园、东方天宇、长安信托与中集产城签订了增资协议。根据增资协议,碧桂园拟增持中集产城股权,增资款为16.06亿元及前海项目未落地部分权益价值调增相应增资款的最高为3901.26万元(如有)。本次交易完成后,碧桂园持有中集产城的股权将由25%增至30%,中集申发持股由61.5%降至57.4%、东方天宇7%、长安信托5.6%。
根据今年碧桂园增资16.06亿元增持中集产城5%股权情况计算,2020年中集产城的估值不低于321亿元。而此时,中集产城的母公司中集集团市值也仅为290亿元左右,尚且低于中集产城的估值。
除此之外,中集产城此时的估值较2017年37亿元翻了近9倍。对比来看,中集产城业绩三年也仅翻一倍。数据显示,中集产城2019年营业收入为14.36亿元,而2016年营业收入为7.22亿元。
前后交易估值不一
碧桂园增资未满一个月,中集产城再次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8月19日,中集集团公告表示,中集产城拟引入曲江文投作为战略投资者,曲江文投向中集产城增资暂定为23.52亿元,完成后持有中集产城20%股权。相应地,中集申发持股降为45.91%、碧桂园持股24%、东方天宇5.6%、长安信托4.48%。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集产城引入曲江文投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交易过程中,中集产城的估值情况又出现了变动。根据曲江文投的股权交易情况简单计算,此时中集产城的估值约为117.6亿元。相较于半月前碧桂园增资扩股时的估值321亿元,再次增资扩股的中集产城估值反而出现下降。
中集产城持续的增资扩股,也逐渐让中集集团丧失了对其的控制权。根据公告,以上增资协议生效且增资工商登记完成,同时中集产城成立新的股东会、完成董事会改组和更改公司章程后,中集集团将丧失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控制权,中集产城将不在中集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
这意味着,引入曲江文投作为战投的交易完成后,中集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中集产城不再为中集集团间接非全资子公司,而是成为中集集团的联营公司。
在增资工商登记完成日后,中集产城应改组董事会,设监事会,由中集产城的股东提名任命,但是各股东方均不对中集产城进行财务并表。利润分配方面,在满足中集产城经营的前提下,中集产城分配给全体股东的利润总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可分配利润总金额的50%,但最少不得低于可分配利润总金额的30%。
中集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通过调整中集产城股东结构和持股比例,更好地利用曲江文投带来的文化产业优势,能够迅速提升中集产城的核心竞争力。中集集团披露,初步估算,碧桂园和曲江文投增资完成后,预计在2020年产生的投资收益约为人民币46亿元。
财务数据自相矛盾
根据中集集团2019年年报,中集产城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要运营中集集团的产城业务。截至2019年末,中集集团有深圳前海项目、太子湾项目、深圳光明新区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上海美兰湖项目,以及2019年新增项目扬州江广科创金融中心项目、扬州市江都区225亩商住项目、顺德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及广州番禺亚运大道产业项目。
《投资者网》梳理历年财报数据发现,中集产城的业绩并不理想。2016年至2019年中集产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2亿元、10.06亿元、28.93亿元、14.36亿元,2019年营收较2018年几乎腰斩。
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中集产城的归母净利润为236.9万元,仅占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0.38%,2019年全年中集产城的归母净利润为6.14亿元。2020年已过去1/2,而中集产城业绩尚不足2019年全年业绩的1/20,由此来看,2020年全年业绩若较2019年实现增长或许较为困难。
与此同时,中集产城的债务规模还在不断攀升。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中集产城的总债务分别为144.85亿元、202.38亿元、224.74亿元,总资产分别为204.54亿元、280.85亿元、300.9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70%逐渐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75%。
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中集产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73.21亿元、-48.76亿元,均为负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集产城还出现数据“打架”。根据8月19日中集集团发布的《关于中集产城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2019年,中集产城的总资产280.52亿元、总负债为202.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7.47亿元;而根据中集集团2019年年报数据,中集产城的总资产280.85亿元、总负债为202.7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73.21亿元,数据并不相符。
作为中集产城的股东,中集集团认为,通过曲江文投的增资入股,充实了中集产城的净资产及现金流量,降低了中集产城的资产负债率,增加了可利用的营运资金,有利于中集产城未来加大投资以及融资,从而利于加快企业发展,且有利于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019年,中集产城在中集集团的营收中仅占比1.67%。中集集团对中集产城的股权从82%,逐渐稀释至45.91%,如今已将中集产城从报表中剥离。从中集集团剥离后,即将单飞的中集产城,能否结合自身产业资源优势破圈,取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益?这才是中集产城各方股东的最终利益诉求。(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