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人,甚至有些人的人生完全可以用“开挂”来形容。
好莱坞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恰巧就拥有一个犹如开挂的人生。
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娜塔莉·波特曼,如今在好莱坞身兼数职。
她是演员,还可以做导演,出任过制片人,同时还能担当编剧。凡是跟电影有关的一切职务,似乎都难不倒娜塔莉·波特曼。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还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学士,通晓6国语言,曾还闯入了全美最精英的“英特尔科学奖”的决赛。
“高智商女学霸”和“高颜值女演员”这两个难以重叠的属性,在娜塔莉·波特曼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娜塔莉·波特曼最耀眼的一部分,还是她的演艺事业。13岁因神作《这个杀手不太冷》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
16岁参演《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然后又凭借这一系列电影红遍全球。
23岁通过电影《偷心》摘得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并提名了当年的奥斯卡奖。
28岁受邀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同年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夏娃》出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9岁主演惊悚佳作《黑天鹅》,捧回金球奖的影后奖杯之后,又顺利问鼎了奥斯卡影后!
以上这一连串的逆天履历,也只是粗略概括了娜塔莉·波特曼前30年的人生。
普通人还在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感到迷茫时,人家娜塔莉·波特曼都已经推出一部足以载入影史的《V字仇杀队》了。
如果非要在群星璀璨的好莱坞选出一位才女的代表人物,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票投给娜塔莉·波特曼。
假如把娜塔莉·波特曼的人生轨迹只停留在30岁以前,她完全可以被视为好莱坞的传奇人物。
但传奇往往容易被时间所稀释,现如今的娜塔莉·波特曼在一众好莱坞女星当中,竟显得毫不出彩,甚至,还有些平庸。
不可否认的是,娜塔莉·波特曼确实是很优秀,可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演员,而演员的价值,必然要体现在作品上。
自娜塔莉·波特曼问鼎奥斯卡影后至今的10年时间里,她都未能拿出一部真正的重量级作品。唯一一部被外界寄予厚望的《第一夫人》,还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泛泛之作。
在这10年时间里,娜塔莉·波特曼的个人身价、媒体曝光率以及市场号召力都是每况愈下,再加上好莱坞的竞争环境一向惨烈无比。
当年13岁的娜塔莉·波特曼凭借《这个杀手不太冷》一夜成名,圈粉无数的她收到了许多影迷的来信。
其中有位男性影迷在信中十分可耻地描写了对娜塔莉·波特曼的“性幻想”,吓坏了年幼的娜塔莉·波特曼。
这封信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改变了娜塔莉·波特曼的个人性格和日后选择,她开始刻意地拒绝带有“萝莉”色彩的人物角色,并对性暗示较为强烈的剧本选择性忽略。
因此,她直接推掉了送上门来的两大资源:《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除了在选片上给自己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也变得愈发保守,甚至还有些“性冷淡”。
她的演技当然没有问题,但你会清晰地看见,无论娜塔莉·波特曼跟哪个男演员搭戏,双方都很难产生化学反应。
她为何能在电影《黑天鹅》大放异彩?很显然,娜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鹅》中的角色设定,跟她本人存在高度重合。
身为演员,娜塔莉·波特曼这种相对“保守”的性格倒也不是什么硬伤,但她偏偏是在好莱坞发展的演员。
在性格的导致下,娜塔莉·波特曼无形中错过了太多优质资源和突破自我的机会。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刚刚捧回奥斯卡影后奖杯的娜塔莉·波特曼,俨然正处于事业巅峰状态。她当时在选片时肯定享受着出道以来最高的话语权,想演什么类型的电影就能演什么类型的电影。
结果,她却接连出演了两部质量勉强及格的电影:《爱情无线牵》和《王子殿下》。
而且在后续的几年时间里,娜塔莉·波特曼的作品口碑也都大多徘徊于及格线水平,再也没能推出一部像《V字仇杀队》或者《这个杀手不太冷》级别的作品。
娜塔莉·波特曼本就不是商业价属性极高的女演员,若在非商业电影中始终拿不出亮眼的成绩,奥斯卡影后的光环,只会烟消云散。
近几年的好莱坞,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天下”。
很少再有电影公司愿意掏出高额投资花在一部非超级英雄电影上,优秀的剧情片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而步入事业巅峰不久的娜塔莉·波特曼,恰好赶上了这波超级英雄电影风潮。她不得不顺应整个市场,接演了电影《雷神》。
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在这类爆米花商业片中明显得不到发挥,不管她角色战斗力怎样提高,其表演都只能评价为“中规中矩”。
除了超级英雄电影之外,留给娜塔莉·波特曼发挥演技的作品就更少了。
本来还有机会像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女演员一样“封神”的娜塔莉·波特曼,却在最好的年华,赶上了最不适合她的市场环境。
不过话又说回来,娜塔莉·波特曼总归是一位奥斯卡影后级别的优秀女演员。
只要她能再遇见一部类似于《黑天鹅》一样的剧本,必定能抓住机会,重返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