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已经上映了许久,从国庆时候的热议,到如今的渐渐冷却。其中的《北京你好》现在想起来还是印象深刻。葛优基本是凭一人之力,用这个短片打动了我们。为了拍好这部戏,葛优亲自去体验了一段时间出租车司机的生活。其中有个细节,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认识他,或者把他认错成冯小刚。但葛优就是葛优,中国绝对没有第二个。
1957年,葛优的母亲早产生下葛优,他从小就瘦的跟猴儿似的。到了要上户口时,葛存壮想到这孩子从降生起就没少让人忧心。干脆给儿子起名“葛忧”。不久之后有人说,孩子不该叫这名儿,长大了肯定高兴不起来。于是,忧伤的“忧”变成了优秀的“优”。打小,葛优就是很腼腆的那种,人前不爱表现,人后不爱说话,唯一会的乐器就是拉二胡,还拉的很一般。除了二胡以外,葛优最喜欢的就是跟小动物打交道了。
从小学到中学,葛优像个隐形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中学毕业,葛优正赶上知识青年下乡。于是葛优被安排到昌平插队去了,这一去,就是3年。由于身体瘦弱,葛优捡了个“大便宜”——被安排去养猪了。养猪这个活儿,相比起其他的重活儿来,相对省力气。喂猪、盖猪圈,为母猪接生,给猪打针治病。葛优跟着一个姓赵的师傅学了3年。
结束养猪生涯之后,老爷子葛存壮想让葛优接着上大学。葛优第一次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理想。“我想当演员!”他说。老爷子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啥?”老爷子确实不敢相信。儿子从小就胆小,也没参加过表演,有没有表演欲望都还两说。一向内向的儿子怎么忽然想当演员了呢?老爷子捉摸不透。可是,既然那是儿子的理想,作为父亲,当然要支持。
过程总是坎坷的,他报考的青年艺术剧院和北电,都失败了,没有被录取。没想到居然被文工团录取了。后来,葛优开始拍戏。《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山的女儿》《私奔》都有露面,他对表演也格外努力,可惜就是没火。他跑了10年的龙套,别人都劝他放弃,但是他却依然坚持梦想,1992年,他因《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的李东角而一炮走红。次年,凭借《大撒把》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1994年主演张艺谋的《活着》,一举拿下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后来,他出演了《半生缘》《甲方乙方》《非诚勿扰》《赵氏孤儿》等等众多电影,拿奖拿到手软。葛优的作品数量不少,质量高的更是不少,在黄渤大“火”之前,葛优堪称喜剧电影界的半壁江山,只要有他出现,观众就觉得这电影差不了,后来黄渤成名后,记者还曾问过他能否超越葛优,足可见葛优的知名度。但老一辈艺术家“低调”的传统,也让他们渐渐在大众心中降低存在感,“表情包”虽然大火了,但很多网友其实并不知道那个角色名字叫什么,仅仅知道它叫“葛优瘫”,也是让人十分无奈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