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不断有电影导演尝试用作品反应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女权主义、校园欺凌等等。而说起校园欺凌,有一部近年上映的日漫《声之形》在国内上映后颇受大众喜爱。
在大多数观众眼里,《声之形》揭露了校园欺凌此等恶劣事件存在的事实后,经过一系列"欺凌者"被原谅的过程,向人们传递了人人平等的美好愿景。但是,有没有朋友在看完《声之形》之后内心很"憋屈"呢?毕竟,这样一部从加害者角度出发的电影,这样一部剧情拧巴、甚至是非颠倒的电影,怎么会是一部反欺凌的作品呢?
大型工具人女主:西宫硝子
看完《声之形》的完整剧情后,大家对女主西宫硝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明明是一个被欺凌者,一个应该被认真爱护的听力障碍者,被欺凌后却一直在原谅欺凌者?明明应该是反欺凌电影的主要人物,理应被展现完整的心理发展路程,可是银幕上最活跃出现的却是以"欺凌者"身份出现的男主石田。
这一切,都是因为西宫硝子其实并不是电影主要的表现人物,真实作用反而是一个为了衬托"欺凌者"的大型工具人。
八次助听器丢失,西宫硝子的妈妈才找上门让学校调查理赔,这是为什么?对于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谁有能力真正做到瞒着家长堪称"巨额"的损失呢?八个助听器,说白了,就是为了换来一个接下来扭曲三观的故事剧情。
后来,在小学转校前,硝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展现出了对欺凌者石田的反抗--撕咬踢蹬,最后潇洒转身、头也不回。而硝子走后,石田却从"欺凌者"的身份转变为"被欺凌者"的身份,切身体会到硝子的痛苦后,深重的负罪感压得石田喘不过气,为了缓解罪过就去学习手语,然后就遇到了硝子,从此石田有了赎罪的机会,硝子也在成为"工具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手语班遇到石田的硝子温柔如水,仿佛欺负她最深的从来不是石田。为什么硝子要表现如此?还记得硝子那场让人看起来一头雾水的自杀戏码吗?白天温柔笑意的硝子,晚上怎么会舍得在美丽的烟火下告别这个世界?
因为石田需要一个让硝子觉得"亏欠"他的机会,这样才能与之前的欺凌账一笔勾销,才能江湖一笑泯恩仇。可是,不觉得这是一种"我都做到这样了就原谅我吧"的流氓道歉方式吗?
颠覆三观的同性欺凌者:植野、川东
在电影中,欺负硝子的不仅只有石田一人,而且还有一个让人看起来极为不舒适的同性欺凌者--植野和川东。从头看到尾,植野给人的感觉除了不舒服就是伪善,而至于川东,则是做作。
在《声之形》里,纠结植野恶意扯硝子助听器的行为,虽然有喜欢石田这一层感情在,但是又如何撑得起植野对硝子所作所为、出格的恶?大概是为了对硝子自杀、石田救场这一剧情的发展推波助澜,但是,作为一个反欺凌电影作品的配角,植野更应该做的是对硝子有一个真心实意的直白道歉,而不是在医院对西宫妈妈拳打脚踢,学了手语对西宫比划了一个"笨蛋"后两人就滑稽地情同姐妹了……
而另一位同性欺凌者川东,她的表现就更令人大跌眼镜了。与角色身份不符合的"拥抱世界"台词,折千纸鹤对石田道歉,还有最后拥抱西宫硝子说的那句都很担心、人生在世即使很困苦也要克服并向前迈进的话,真心不明白导演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台词颠覆观众三观、倒观众胃口?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朋友也明白了这完全是一部从欺凌者角度出发叙事的作品,西宫硝子作为最应该被细致刻画的人物却成为了大型工具人,欺凌者后来居上甚至还对被欺凌者说出"拥抱世界"、"克服困难向前迈进"这样的说教话语……真想问问川东:你说这句话时难道没有一点儿羞愧吗?
所以,也真心感觉这不是一部反欺凌作品,而是一部教导观众如何辨认"伪君子"和"真小人"的作品。所以,这样的作品也就不用推广给中小学生"学习观摩"了,否则不就是明摆着向小孩传输"欺凌就是表达喜爱的合理方式之一"这种大错特错的观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