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杨洁导演,大家可能一时还反应不过来是谁,如果说她是86版《西游记》的导演,大家就恍然大悟了。
01 思想前卫的杨洁
1929年,杨洁在四川成都出生了,从小就对电影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热爱,还曾在《华西日报》上发表过小说,《禁闭室的女性》、《他有什么罪》。
后来,杨洁转赴张家口,进入华北联合大学,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组织分配到文工队当演员。
之后,杨洁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她被邀请担任春晚导演。从小就接受了很多艺术熏陶的杨洁,思想前卫,直接将交际舞作为了春晚的开场舞。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陈旧的,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节目根本就是很低俗的,上不了台面。
还有,在现在的大家看来,邓丽君的歌曲是广为流传的,但在当时却被称为“靡靡之音”,即便大家都很喜欢听,也只能偷偷地躲起来听。杨洁可不管这些,在她的改革之下,邓丽君的歌第一次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时代在进步,人的想法也应该改变,杨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力排众议,帮助大家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
但是改变总是很艰难的,改变一个人都很难,更何况是改变大众的思想。可杨洁绝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的耿直、不妥协、不圆滑,注定了她要走不少弯路,即便是这样,她也坚持在改革的道路上走下去,最终被大众所接受。
就像拿破仑所说的:“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02 敢于“折腾”的杨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要想拍摄出《西游记》,真是相当困难,可这二三十年来,总被描述得像是小玩闹似的,我心里有点不太平衡。”
1982年,央视准备拍摄四大名著,机缘巧合之下,杨洁来到了《西游记》的剧组。
在那个年代,拍摄《西游记》这部神话剧,是无比艰难的,可不像现在,多个机位,几十个镜头,当时整个《西游记》剧组,就只有一台摄像机。
另外一方面,最难的就是,剧中要用到大量的特技特效,可那时电视剧在我国还不时兴,更别谈特技应用了。
你以为特技能成为阻碍拍摄的原因吗?并不能!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杨洁导演能够被大家记住,被大家尊重,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她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剧中,妖魔鬼怪要和孙悟空在地上打,好,那剧组就到野外去选一块大的空场地,方便打斗;还要在半空中打,好,那剧组就跟江苏体育工作大队借几位跳水运动员、一张十米大的蹦床,让两位运动员穿上孙悟空和妖道的衣服,在蹦床上表演腾空而起、兵器接触的动作,摄像师仰拍,背后衬着蓝天……没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
为了拍摄好《西游记》,杨洁导演还不断地在“折腾”,她认为既然没有良好的特效技术,那么就另辟蹊径,将“游”放大,通过“游”,将祖国的名山大川、佛刹道观等景点,在《西游记》中推广出去,同时美化剧情,提高审美价值。
整个剧组成百上千人,两个多月里跑了六七十个景点。当时国内旅游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山路崎岖,风餐露宿,馒头咸菜也是家常便饭。
即便面临着这么多的艰难险阻,杨洁导演也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认为我理解《西游记》,我知道要把它拍成什么样。”
下定决心之后,就应当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大的成功。6年之后,拍摄顺利完成。
03 绝不妥协的杨洁
《西游记》拍摄完毕后,杨洁导演选的片头曲又产生了很大争议,通俗唱法太抒情,要换,改成时代感强一点的就更好了。领导也来找杨洁谈话,但杨洁却丝毫不妥协。
不能接受新思想,老是这样保守派,怎么可能会有创新呢?她直接就把大家给怼回去了:“神话剧要什么现代感”?
事实上,《西游记》开播之后,反而收获了大量好评,没有任何观众觉得片头曲不好,甚至还觉得这才是神话剧该有的音乐。
后来,因为《西游记》每次能播放的集数有限,杨洁去找台长商量,希望一个月能播出十几集。
但是,台长不仅拒绝了杨洁请求,还出言讽刺,杨洁导演可不是个好欺负的人,直接跟台长大吵一架,坚持希望《西游记》能多播出几集,台长最终还是答应了她。
还有,杨洁曾担任过春晚的导演,作为一个有思想、敢发声的导演,自然是会在节目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她把自己的台本给领导过目后,领导竟然直接否定她,还说她:“太俗了”。
杨洁导演,也是一个刚烈的性子,也不怕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当场就撕了台本,最后,领导依旧用了杨洁的台本。节目播出后,也是收到了大量好评,领导又来找她,想跟她提一点意见,杨洁直接就是一怼:“太俗了”。
勇敢做自己的人总是能够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