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最近在北美上映的《瞬息全宇宙》堪称今年的爆款电影,刷屏国内外社交媒体的同时,口碑却两极分化。这部由杨紫琼领衔主演、漫威班底制作的奇幻喜剧片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但影片过于依赖形式,内容空泛,价值观的保守性使其没有脱离东方主义的窠臼。

想象力仅限于技术层面,却忽视了人所具有的能动性

《瞬息全宇宙》刚出预告片时,时空穿梭、华裔中年女性拯救世界的设定让不少人翘首以盼。然而看过电影后会发现,最好看的还是预告片。

影片开始于美国华裔女性秀莲一团乱麻的家庭生活:经营多年的洗衣店因税务问题面临停业,丈夫悄悄准备了离婚协议,生活西化的女儿、老年痴呆的父亲等等令她头疼不已。有一天,一向怯懦的丈夫突然一本正经地告诉秀莲,她其实是全宇宙的拯救者。虽然人们已经对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无比熟悉,但还是想看平平无奇的中年女性如何拯救全宇宙。

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搭乘“元宇宙”新概念的东风,数十种平行宇宙景观在影片集结,主人公们不停变装打怪,呈现出游戏电影的形态。而片中穿插的众多电影致敬桥段、香港功夫片和无厘头喜剧元素,则显示出浓厚的迷影情结。多种文本的拼贴在前半小时确实带来了轻松搞笑的氛围,但影片就此止步不前,毫无节制的炫技狂欢无助于故事情节推进。导演似乎把观众丢进影片的多重宇宙中,接受两个小时重复性的视听轰炸,在碎片化的视听奇观中收获疲惫和迷茫。

其实,到平行宇宙寻找救世主的母题已不新鲜,《终结者》《黑客帝国》都有先例,而《瞬息全宇宙》对多重宇宙的想象力并未超越系列动画片《瑞克和莫蒂》。如果亚裔中年女性拯救世界是影片的一个亮点,那么认定多元宇宙是混沌和虚无,无疑又成为影片剧作上的倒退。

《瞬息全宇宙》忽视了人作为行动者具有的能动性。影片的想象力只出现在技术形式层面,在更为关键的故事层面,则体现出保守性。影片预先设定了人见识到多元宇宙后一定会产生虚无感,这个设定否定了其他可能性,也限制了影片对人与多元宇宙的想象力。而后用“爱”这一屡试不爽的价值观,作为感化一切的力量。看似四平八稳的设计,在本质上毫无创新。

显然,影片主创不满足于制作一部普通爆米花电影。于是乎,关于人的存在等哲学探讨被搬上舞台。但严肃的讨论与无厘头的情节产生割裂,叙事中本应具有的戏剧冲突被冲淡消解,突如其来的说教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母女两人变成两块石头,在峡谷边凝视着大自然,字幕打出两人的对白:静静做一颗石头就好。此时秀莲似乎决定对女儿放手,但转眼间两人又在另一个宇宙开始打斗。在其他平行宇宙中,原本公鸭嗓、缺乏阳刚之气的丈夫是英雄、是优雅的绅士,秀莲自己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这让现实版秀莲心生向往。但就在对各种人生可能性进行一番巡礼之后,电影突然告诉观众,还是回到现实这个宇宙吧,丈夫有苦衷,税务员突然变得宽容,一切似乎毫不费力回归正轨,只为了让秀莲和女儿回到现实。这一系列生硬的操作让人目瞪口呆,此前对多元宇宙的华丽展演变成一个虚假的笑话,其深刻的哲学思辨也被中庸的结尾冲淡,着实看了个寂寞。

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止于一碗美式鸡汤,端上对华裔家庭亲情和解的单一想象

《瞬息全宇宙》力求在形式上做出新花样,但内核依然保守——东亚文化与西方思维的碰撞。类似主题在《摘金奇缘》《尚气与十环传奇》等片中屡见不鲜。《瞬息全宇宙》对华裔家庭的设定还是洗衣房、过年、卡拉OK,浓郁的“左宗棠鸡”气息并未改变。正如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指出的,东方主义按照西方的趣味和利益虚构出一个“东方”,当西方用新奇和挑剔的眼光打量东方时,并非真正接纳了东方文化。近年来西方电影对东亚家庭文化的聚焦,没有跳脱出东方主义的窠臼。影像文本中的八卦、武功、民俗、家庭关系依然是西方话语“想象性的东方”。

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话语即是“和解”。这成为好莱坞吸引Z世代的新方式,即炫酷技术、拼贴文化包裹下的东方想象。在福柯看来,这是一种具有生产性力量的权力。好莱坞话语被观众广泛接受并成为一种真理范式。影片伊始,全景展现秀莲纷乱的生活时,熟悉电影制作套路的观众就会预料到这一定又是关于和解的故事。奇怪的是,关于家庭与亲情的和解,影片并未给出任何惊喜的转折或发人深省的见解,更多的则是关于亲情与爱的陈词滥调。

《瞬息全宇宙》试图把两代人不同思维方式的矛盾,嫁接在如何面对空虚这个问题上。当多重宇宙在主人公面前展开,人生仿佛没有了意义。就在这时,母爱将女儿带回现实,一家人最终因为爱而和解。“爱”的使用在华裔家庭影片中已然泛滥,变成解决问题的万金油。只要提到家庭、亲人就应该和解,而忽略了其中的逻辑与合理性。亲子关系中的抗争、依赖与撕扯,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影片对华裔家庭价值观的描摹,对西方观众而言是一场值得流连的巡游,但对不少中国观众来说,尚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展现亲情和母女关系时,《瞬息全宇宙》显得苍白空洞。母女间炫酷的打斗、金句频出的说教,其实缺乏情感上的勾连。而这一点在华裔导演执导的《青春变形记》中,以变身的形式巧妙传达。在压力下会变身为小熊猫是主人公小美家族的秘密,这使小美与母亲、外婆和家族祖先产生身体与精神的连结。《青春变形记》中的转折点是,当家人将变身视作洪水猛兽时,小美却自愿放弃封印自己的小熊猫,选择将这种情绪特征留下。虽然家人们认为小熊猫应该被封印,但他们最终相信女儿能与这个特征和谐共存。如果《瞬息全宇宙》能借多元宇宙的设定为母女关系展现更多可能性,而不是生硬的道德绑架,才更贴合影片片尾“天马行空”四个字的创作初衷。

好莱坞话语中的意义生产在消费过程中生成,观众在与文本协商中亦发挥着能动性。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日渐缩小,对东方一厢情愿的想象,国内观众并不会照单全收。这也是《瞬息全宇宙》《尚气与十环传奇》等影片在北美口碑爆棚但在中国评价遇冷的原因。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母女。东亚家庭必然和解的预设如同迪士尼式合家欢,使《瞬息全宇宙》的想象力浮于表面,与其把爱当作万能解药,不如让影片结束在两块石头的无声宣言中。

作者:王雅妮(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76 字。

转载请注明: 文艺评论丨《瞬息全宇宙》:花哨形式与单一想象 - 楠木轩